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莒县第四协作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民亦未(睡觉) B、至承天寺(于是,就) C、无与为乐者(思念)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一致。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3)、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
A、托物言志 B、类比象征 C、即景生情 D、以物喻人
(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母爱如佛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高僧,心里不免敬仰,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仙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但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去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席间听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路。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伺奉,拜他为师,成佛又有何难?”     
        年轻人听后大喜,遂叩谢高僧,欣然下山。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   
        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分他彻底失望了。日暮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    
         “我,你儿子。”他沮丧地答道。     
        很快地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借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他。这时,他一低头,蓦然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动。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伟大的。不能事亲,焉能成佛?在你失意、忧伤甚至绝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身边立着的母亲。尽管她不能点拨你什么,但在你无助无奈之时,她的微笑会如佛光一样为你映出一片光明,使你对人生萌生希望。不管你是怎样的卑微和落魄,母亲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爱和呵护一样会把你度上一条风雨无阻的人生之船。   
        母亲就是那可以毫不犹豫赤脚为你开门的人,母亲拥有可以宽恕你的一切过失的胸怀。  
        我们苦苦寻找想要伺奉的佛就是母亲。你想到了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