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②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

①学而不思则罔      罔:

②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

③是知也            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下列“而”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 B、见不贤而内自省 C、为人谋而不忠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请从选段中写出2个至今沿用的成语
(5)、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学了选文第②则之后有何感悟?请简要谈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 , 逍遥而相羊 , 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 )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

(节选自刘基《松风阁记》,有删改)

【注】①方舟上人:僧人名。②偃蹇而优游:自得悠闲地游览。③相羊:徜徉。④濯颍水、登首阳: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认为尧的话弄脏了他的耳朵,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朵;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避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这两个是关于品行高洁、清廉的典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