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博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贤幼有志节 ,不妄举动。尝出游,遇一老人,须眉皓白,谓之曰:“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者。必为台牧,卿其勉之。”九岁,从师季业,略观大旨而已,不寻章句。或谓之曰:“学不精勤,不如不学。”贤曰:“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之于心。”问者惭服。年十四,遭父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大统二年,州民豆卢狼害都督大野树儿①等,据州城反。贤乃招集豪杰与之谋曰:“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其势虽盛,其志已骄。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残剥为业。夫以羁旅之贼,而驭乌合之众,势自离解。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如吾计者,指日取之。”众皆从焉。贤乃率敢死士三百人,分为两道,乘夜鼓噪而出。群贼大惊,一战而败。狼乃斩关遁走。贤轻与三骑追斩之。迁原州长史,寻行原州事。

    八年,授原州刺史。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政事,抚导乡里,甚得民和。十二年,随独孤信征凉州,平之。又抚慰张掖等五郡而还。俄而茹茹围逼州城,剽掠居民,驱拥畜牧。贤欲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未决。贤固请,德乃从之。贤勒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贤因率骑士追击,斩二百余级,捕虏百余人,获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胜计。所掠之人,还得安堵。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恭帝四年,王师东讨,朝议以西道空虚,虑羌、浑侵扰,乃授贤使持节、河州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河州旧非总管,至是创置焉。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②,以备寇戎。于是羌、浑敛迹,不敢向东。五年,宕昌寇边,百姓失业,乃于洮州置总管府以镇遏之。遂废河州总管,改授贤洮州总管、七防诸军事、洮州刺史。属羌寇石门戍,撤破桥道,以绝援军。贤率千骑御之,前后斩获数百人,贼乃退走。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虏遂震慑,不敢犯塞。饿废洗州总管,还于河州置总管府,复以贤为之。

    高祖思贤旧恩,征拜大将军。天和四年三月,卒于京师,时年六十八。高祖亲临,哀动左右。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曰桓。

(选自《周书·列传·卷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大野树儿:人名。大野(dà yě),后魏赐谢总为大野氏。②斥候:侦察兵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师业,略观大旨而已      受:通“授”,教授 B、贼起仓 , 便诛二将          卒:通“猝”,仓促 C、贤虽少从戎旅,而颇政事    闲:熟悉 D、高祖亲临,哀左右          动:感动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人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B、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人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C、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D、羌复引吐谷浑数千骑/将入西疆/贤密知之/又遣兵伏/其隘路复大败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贤自小就有志向节操,在他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担负起了抚养教育弟弟的责任,彼此十分友爱。 B、对于都督大野树儿杀害州民豆卢狼、据城作乱一事,李贤认为谋划得当,就可以诛杀为首的将领,平定叛乱。 C、李贤在跟随独孤信平定凉州后,又安抚了张掖等五郡,不久,又带兵击退了抢劫百姓的茹茹族,百姓得以安居。 D、李贤在河州担任总管期间,积极备战,打得羌族、浑族害怕不敢进犯,从而境内太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

②贤固请,德乃从之。贤勒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

③贤乃大营屯田,以省运漕;多设斥候,以备寇戎。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 , 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雍熙二年,与贾黄中同知贡举。易简幼时随父河南,贾黄中来使,尝教之属辞;及是,悉为同列。

    淳化元年,丁外艰。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他日,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上密闻之,因晚朝,命取试之。易简奏曰:“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则天下幸甚。”

    会郊祀,充礼仪使。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祖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祖、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诏可。改知审刑院,俄掌吏部选,迁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卒,年三十九,赠礼部尚书。

    易简外虽坦率,中有城府。由知制诰入为学士,年未满三十。属文初不达体要,及掌诰命,颇自刻励。在翰林八年,太宗遵旧制,且欲稔其名望而后正台辅 , 易简以亲老急于进用,因亟言时政阙失,遂参大政。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光逢遂造谤书,斥言朝廷事,且讥易简。易简得其书以闻,逮捕光逢,狱具,坐弃市。易简以杀光逢非其意,居常怏怏。母薛氏以杀其执切责之,易简泣曰:“不谓及此,易简罪也。”及易简参知政事,召薛氏入禁中,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

(节选自《宋史•苏易简传》 有删改)

注:①台辅:三公宰辅之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为尚书省令史。时有盗内藏官罗及珠,盗不时得,逮系货珠牙侩及藏吏,诬服者十一人。刑部议皆置极刑,肃执之曰:“盗无正赃,杀之冤。”金主怒。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右司郎中张天纲曰:“吾为汝具奏辨析之。”奏入,金主悟,囚得不死。调新蔡令。先时,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肃至,命树畜繁者不加赋,民遂殷富。濒淮民有窜入宋境,籍为兵而优其粮,间有归者,颇艰于衣食,时出怨言曰:“不如渡淮”。告者以谋叛论,肃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奏可。继擢户部主事。金亡,依东平严实,辟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岁赋丝银,复输绵十万两、色绢万匹,民不能堪,肃赞实奏罢之。世祖居潜邸以肃为邢州安抚使,肃兴铁冶及行楮币,公私赖焉。中统元年,擢真定宣抚使。时中统新钞行,罢银钞不用。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肃建三策:一曰仍用旧钞,二曰新旧兼用,三曰官以新钞如数易旧钞。中书从其第三策,遂降钞五十万贯。二年,授左三部尚书,官曹典宪,多所议定。未几,兼商议中书省事。三年,致仕,给半俸。四年,卒,年七十六。肃性舒缓,有执守。尝集诸家《易》说,曰《读易备忘》。后累赠推忠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文献。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黄贞麟,字振侯,顺治十二年进士。十八年,授安徽凤阳推官,严惩讼师,州郡懔然。值大旱,祷雨未应,贞麟曰:“得无有沉冤未雪,上干天乎?”于祷雨坛下,立判诸大狱,三日果雨。

    ②江南逋赋案兴,蒙城、怀远各逮绅民百余人系狱候勘。狱不能容,人皆立,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及讯,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或误报,悉原而释之。

    ③河南优人朱虎山,游食太和,发长数寸,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诬以藏匿故明宗室朱虎山谋不轨。事发,江宁推官不敢问,以委贞麟。贞麟力白其诬。逮至京师复勘,刑鞫无异,贞麟乃释昝姓而治之谏罪。

    ④颍州民吴月以邪教惑众,株连千余人,贞麟勘多愚民无知,徒坐月及为首者。捕人索财于水姓,不得,指为月党,追至新蔡杀之。乡人来救,并诬为月党。抚镇发兵围之,系其众至凤阳。贞麟廉得实,惩捕而尽释新蔡乡人。其理枉活人多如此。旋以他事解官,后得白。

    ⑤康熙九年,授直隶盐山知县。地瘠而多盗,立法牌甲互相救护。有警,一村中半守半援,盗日以息。清里役,逃亡者悉与豁除,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十二年,旱,谓父老曰:“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及秋征,吏仍以旧额进。贞麟曰:“下输上易上反下难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立令除之。又永革杂派陋例,民皆感其惠。

(选自《清史稿》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