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学作品阅读【材料一】
《满江红》是今年春节档热映影片,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150亿元,不仅位列票房榜首,也具有很高的话题度。人们不仅讨论电影本身,也关注电影背后的那段历史。
公元1136年,岳飞第二次出军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打算后续要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其实是孤军深入,援兵不至,又没有粮草,因此不得不撤回到了鄂州。诗词《满江红》大概就是在此时写就的。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故而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来表达收复失地,雪耻杀敌的决心和意志。
【材料二】
《满江红》电影的故事设定在南宋绍兴年间,岳飞已经含冤而死,宰相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意外被杀,所携关键密信也不翼而飞。围绕着密信,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一座两层的山西大院里,展开了一局高级的“密室狼人杀”。
虚构的剧本创作无法改写历史的进程,几乎所有观众都知道岳飞和秦桧的历史故事。当他们都已然明晰秦桧真实的人生结局时,电影又如何能做出悬疑感呢?
我们看到,电影《满江红》把浓重笔墨放在了小人物身上。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浮沉于其间的小人物,孰忠孰奸,如何抉择,则成了戏剧性张力所在。由于空间和时间已经限定,倒是得以腾出手来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沈腾饰演的张大看上去市井油滑,易烊千玺饰演的“三舅”孙均则显得有点愣头青,张译饰演的何总管看起来城府极深,岳云鹏饰演的武义淳则好像有勇无谋。随着剧情一次次反转,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有可能面具背后还有面具,身份反转之间,剧情环环相扣,两个半小时的时长,台词在插科打诨和生死攸关之间反复横跳。导演成功地把喜剧中的插科打诨、装疯卖傻,和人物的伪装表演融为一体,这让喜剧和悬疑,变得不仅不出戏,不尬,还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喜剧和悬疑相映生辉,悬疑消解了喜剧的悬浮,喜剧又解决了悬疑的节奏沉重。
电影《满江红》的春节档定位,在包括演员、类型与戏剧性元素等选择层面,在取舍之间,把握准确。沈腾、张译、雷佳音、易烊千玺与岳云鹏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市场的号召力。而基于戏谑、幽默、悬念,甚至是游戏化的类型杂糅的讲述方式,在商业企图层面,无疑是试图最大化地拓展春节档的观众群。
陈宇记得,当时写了一年多《满江红》的剧本,给张艺谋导演第一稿时,张导觉得,从一个悬疑最终升维“家国情怀”的结局,戏基本成了。两人又花了很多时间在文本的推演和打磨上。可以说,电影《满江红》很像是一个具有高度工艺性的作品。
【材料三】
近三年,张艺谋在类型片上摸索许久,《悬崖之上》《一秒钟》《狙击手》都是口碑不错的电影,无论是在什么样的题材中,他都越来越回归到叙事本身。
电影《满江红》没有讲述大开大合的历史时刻,反而挑选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视角,重构了一个新的故事。“戏中戏”、“局中局”的技巧对于张艺谋来说并不是最难的地方,最难的是在高度的戏剧化背后,最终所抵达的情怀。
张艺谋评价:“这部电影真正的力量就是一首诗歌的力量。一首诗词的朗诵,呈现出每个朴素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对于家国的态度,我个人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也是最想传递给观众的。”
【材料四】
艺术创作不是不可以“演义”,也不是不可以“戏说”,但是要如何把握这个虚构的度,则是我们应当反思的。本片就是以词作的出世作为核心事件来进行虚构的,如果它的主题不是“精忠报国”,不与英雄岳飞的名字紧紧相连,也许大家不会这样纠结。但是它是《满江红》!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从历史中走来,是华夏子孙爱国意志的精神寄托。在这样的作品基础上进行戏谑搞笑的设计,都是对真实历史的不尊重。
——谢雨(湖南省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