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鸣珮环(如:好像) B、悄怆幽邃(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 C、谁道人生无再(再少:再年轻) D、水尤清冽(清冽:清澈)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萧萧/暮雨子/规啼 B、隔/篁竹 C、青树/翠蔓 D、四面/竹树/环合
(3)、下列选项中两个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全石以底   B、水尤冽     以其境过 C、不可知源   以境过清 D、伐竹取     谁人生无再少
(4)、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乙词上阕描写了兰溪淡雅宁静的春之景。 B、甲文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乙词借助兰芽、溪水、洁净小路表现了兰溪的清新优美。 C、甲文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乙词“萧萧暮雨子规啼”句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出一种凄冷的环境。 D、甲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乙词中描写了蒙蒙细雨、子规的悲啼,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伤。
(5)、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一句,表现了作者游兴之浓和石潭环境的清幽。 B、甲文第二段中借助对鱼动静结合的描写,表现了水的清澈。 C、乙词中“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感叹自己已满头白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内心充满了悲伤之情。 D、甲文“全石以为底”一句既表现了潭水之清,又暗示了石潭之小。
(6)、将甲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试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中的早春景象。(至少要用一种修辞手法。)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 , 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 , 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