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陇西县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小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乘奔                  ②夏水

③略无                  ④哀转久

(2)、翻译下列语句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站裳”中的三不是确数,可以理解为“几声”或是“多声”。这种现象在一些俗语、谚语、成语中非常多,你能再举出几个“三”字这种用法的例子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匆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 ,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日:“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 , 与武决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亡:通“无”,没有。②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l9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