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秦朝的建立者和他首创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和货币,请问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3)、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哪一建议?
(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儒家思想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请问分别是什么?
(5)、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班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古代封建帝王?
举一反三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二: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的治国思想及其影响。

材料三:

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婴(晏子)

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       爱国如饥渴。——班固

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曹植

(3)材料三是同学们搜集到人物的名言名句。据此谈谈,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过程中,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是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