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物质(杂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方法 | |
A | 乙醇(水) | CaO | 蒸馏 |
B | 淀粉溶液(NaCl) | ——— | 渗析 |
C | CO2(HCl) | NaOH溶液 | 洗气 |
D | NaCl溶液(I2) | CCl4 | 萃取分液 |
部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溶解度 |
SeO2 | 340℃(315℃升华) | 684℃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TeO2 | 733℃(450℃升华) | 1260℃ | 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
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甲 | ﹣98 | 57.7 | 0.93 | 可溶 |
乙 | ﹣84 | 77 | 0.90 | 可溶 |
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请阅读资料卡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片】
i.WO3易溶于NaOH、Na2CO3和Na2C2O4(草酸钠)溶液并形成钨酸盐(Na2WO4);W2O5易被氧化,也能溶解在上述溶液中;金属钨和WO2不溶于上述溶液.
ii.WO3几乎不与无机酸反应.
iii.钨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浸取率见下表(浸取是用溶剂溶解固体混合物,以分离可溶性组分及残渣的过程.若浸取率为100%,则固体中的可溶组分全部溶解在溶剂中).
溶剂 | 煮沸时间(min) | W2O5(%) | WO3(%) | WO2 | 金属钨 |
①100g/L NaOH ②300g/LNa2CO3 ③50g/L Na2CO3 ④饱和Na2C2O4 ⑤饱和Na2C2O4(在CO2气氛下浸取) | 25 7 30 60 120 | 72.3 76.4 100 4.2 <0.5 | 100 100 100 100 100 | 未检出 | 未检出 |
由于苯甲酸乙酯的沸点较高,很难蒸出,所以本实验采用加入环己烷的方法,使环己烷、乙醇和水形成三元共沸物,其沸点为62.1℃。三元共沸物经过冷凝回流形成两相,其中环己烷在上层的比例大,再流回反应瓶;水在下层的比例大,放出下层即可除去反应生成的水。
装置图:
试剂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乙醇 |
46 |
0.7893 |
78.5 |
易溶 |
苯甲酸 |
122 |
1.2659 |
249 |
微溶 |
环己烷 |
84 |
0.7785 |
80 |
难溶 |
乙醚 |
74 |
0.7318 |
34.51 |
难溶 |
苯甲酸乙酯 |
150 |
1.05 |
211 ~ 213 |
微溶 |
实验步骤:
①加料: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6.1 g苯甲酸、13 mL乙醇、10 mL环己烷、2.0 mL浓硫酸,摇匀,加沸石。按照装置图左图组装好仪器(安装分水器,分水器上端接一冷凝管) ,从分水器上端小心加水至分水器支管处,然后再放去一部分 水使液面离分水器支管口约0.5 cm。
②分水回流:将烧瓶在水浴上加热回流,开始时回流速度要慢。随着回流的进行,分水器中出现了上、中、下三层液体。当中、下层接近分水器支管时,将中、下层液体放入量筒中。
③中和:将反应液倒入盛有30 mL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碳酸钠粉末至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无二氧化碳逸出,用pH试纸检验。
④分离萃取、干燥、蒸馏: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将水层溶液用25 mL乙醚萃取,然后合并至有机层。用无水MgSO4干燥,对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当温度超过140℃时,直接接收一定温度下的馏分,得产品约5.7 mL。
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