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故乡滋味

凸凹

    ①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过完4O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②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晴潮潮的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③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住几天吗?”母亲问。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④晚上,母亲问我:“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的我,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⑤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⑥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日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⑦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踅(xué)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⑧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⑨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读者》2011年第1期,有改动)

(1)、结合文章分析第①段中“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2)、如果去掉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意外的”、“潮潮的”两个词好不好?为什么?
(3)、第④段中“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这句话运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第⑦段中的“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感觉”为何大不一样?流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6)、仿照第⑧段画线句子,另写一句话。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别把我当陌生人
      ①去年夏天,我去新疆开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间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
      ②刚走进包厢的一瞬间,一个男人也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我心里稍稍平静了些。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了,他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③晚上10点多,该休息了。锁好门,我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人们都睡熟了。突然,我在似睡非睡中听到窸窸窣窣开锁的响动,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我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跳到了嗓子眼儿。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身体还在外面。不好,一定是小偷!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可以看到那个男人十分高大,样子很凶悍。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浑身哆嗦,头皮发麻。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内。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顿时从铺上弹坐起来 , 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他将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那个人在半夜上车,身子还没进来,头就伸进来打探,恐怕也担心车厢内有“恐怖分子”。
      ④昏昏沉沉的一夜过去了。早晨醒来,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还在。天已大亮,拉开窗帘,一片片赤裸的黄土坡,被疾驰的列车抛在身后,到陕西境内了。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了几次,回来后,我严格按照老公嘱咐的去做,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包厢里,孩子们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当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我没有。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我害怕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⑤“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下铺的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对我说。孩子把我从铺上唤下来,我就和他们几个聊了会儿。小姑娘的爸妈都在乌鲁木齐做生意,老家是河北沧州的,孩子经常跟着奶奶,这次,爸爸回来接她到新疆。中年妇女是甘肃酒泉人,丈夫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教学,孩子在石家庄上小学。孩子刚放暑假,她带着孩子一起回酒泉探亲。半夜上车的男人,是河南的,做玉石生意。大人聊天,孩子也不闲着,小姑娘唱歌,小男孩儿讲故事,我们的小房间里显得很热闹。
      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说了声谢谢,接过荔枝,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突然间,觉得非常惭愧。上车快一天了,我们都是各吃各的东西,谁都没给过孩子。拿着荔枝,我不敢面对孩子天真无邪、清澈透亮的眼睛。和孩子比起来,大人的世界多么复杂,充满着猜忌。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没有人拒绝她。看着大家一起分享着她的甜蜜,她笑得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
      ⑦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晶透,             。孩子善良晶莹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大人的心门,让彼此间敞亮了。我们的小包厢渐渐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让她坐在我腿上,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就到处找。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了,我是个母亲,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⑧第三日清晨,越过上千里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终于看到了茂密的树林。“快看,天山!”人们指着远处峻拔高耸、白雪皑皑的群峰喊着。终点站快到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来。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出站了,外面人头攒动。小姑娘的爸爸停下来,和我一起寻找接站的人。终于看到会务组的牌子了。
      ⑨要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
      ⑩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荷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早,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了。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⑥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稚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⑨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彼,有薄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发娉婷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⑩楚楚动人的荷,永远像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⑪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

阅读记叙文《一颗糖 一世暖》,完成下列小题。

一颗糖 一世暖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来。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来。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后来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在瘫痪的母亲床前,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来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辍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的,将我们包围。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铭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阅读

    “窝囊”的父亲

张正直

    ①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大家值得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女们骄傲的精彩片段 。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

    ②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小时候,我是个非常玩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为此,父亲很是失望。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终考试,我的数学考了个“大鸭蛋”,语文也不及格。班主任老师害怕我拖了班级的后腿,劝我留级;而学校也劝我转到本村小学,并勒令我不用去上学了,让家人前来办理转学手续。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顿时惊呆了。继而,便是蹲在地上“扑哧、扑哧”地抽起了旱烟。

    ③第二天,父亲提着一篮子鸡蛋领着我来到了校长家里,任凭父亲磨破嘴唇,可校长还是坚持让我转学:“这孩子学习太差,跟不上。”父亲还是不甘心,又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好话。这时,校长有点不耐烦了,劝我们回去 。这时,令我终生为父亲感到屈辱的一幕出现了:父亲突然“扑通”一声跪下了,流着泪说:“校长,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将我这娃留下吧!如果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

    ④父亲的这一“壮举”,虽然使我免遭到转学的噩运,但那时的我却认为父亲给家里人丢尽了脸。父亲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校园,我成了人们嘲笑的“跪读生”,很长一段时间我在班里抬不起头来。年少的我对此不但不感激父亲,反而认为父亲是个窝囊透顶的人。

    ⑤第二年,当我把平生获得的第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交给父亲时,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两间简陋的、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贴在哪里好呢,贴在哪里好呢?”最后,父亲决定贴在他炕头的墙上。父亲用图钉贴好后,反复摸着我的头问:“山子,什么日子你的奖状能把这面墙贴满呀?”并嘱咐弟弟、妹妹向我学习。

    ⑥以后的岁月里,我和弟弟、妹妹每年都能带回家几张“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之类的奖状,父亲总会庄重地把它们一一贴好,并且时间顺序井井有条。土墙上的奖状,成了那两间穷得连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一道风景。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总是把人家领到那面土墙前“参观”,并摇头晃脑地拖着长腔给人家念几张。有时还拿到村上去,向人家炫耀。每当看到父亲的这些“表演”,我心里感到滑稽可笑。

    ⑦高一那年,我在全县语文竞赛中碰巧获了个一等奖,当我无意中将奖状交给父亲时,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竟像着了魔一样疯疯颠颠地跑到街上,到处吹牛:“我儿子考了全县第一名,将来绝对能考上大学。”

    ⑧“别吹牛了,难道你忘了为儿子下跪的事?”还有人趁机揭父亲的疮疤。“你儿子就是吃地瓜的命,若能考上大学,我把头割下来当尿壶。”村里有个“尖头怪”也尖刻地挖苦父亲。“我儿子有这个奖状为证,你儿子有吗?”父亲不服气,举起奖状和人家争吵起来。想不到一生谨慎、胆小怕事的父亲,这次竟和人家动起武来。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外人打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老实窝囊的父亲被人家打得肋骨折了几根,最后住进了医院。

    ⑨事后,我不但不同情父亲,反而认为父亲是自作自受。

    ⑩待父亲出院回到家后,我压在心头多年的火终于爆发出来,冲着父亲大声吼道:“爹,你往后不要再这样丢人现眼了行不行?这些破奖状有什么好炫耀的?你被人家打成这样,还不都怪你吹牛惹的祸!”父亲低着头一声不吭,那窝囊的表情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我越说越气,随手从墙上撕下几张奖状,边数落父亲边撕得粉碎。这时,我发现父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⑪第二天,令我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昨天被我撕碎的奖状又被人一点点地粘了起来,重新贴在原来的位置上。母亲告诉我说:“你别跟你爹过不去了,他窝囊了一辈子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为了这几张撕碎的奖状,你爹流着泪整整拼贴了一晚上。”听了母亲的话后,我心想,父亲窝囊了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大概是借儿女的奖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

    ⑫数年后,我和妹妹成全了父亲的愿望,分别考入了山东丝绸工业学校和泰安贸易学校,父亲收集奖状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待我和妹妹参加工作后,那面黑糊糊的土墙已被父亲用花花绿绿的奖状和证书贴满了。每当看到这面土墙,我就想,这些年来,父亲辛辛苦苦地摆弄这些奖状到底为了什么?我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有点心理变态。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我才真正对父亲有了些了解。

    ⑬但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却是家里发生的一场火灾。

    ⑭据母亲讲,那场火灾是因为邻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当时,父亲刚从田里回来,二话没说,扔下锄头,便闯入了那两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小草房里。母亲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呆了,都在想,窝囊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哪来这么勇敢、果断,难道这两间破屋里藏着比他生命还重要的宝贝不成?

    ⑮大约过了八、九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就在父亲跑出来没几步,忽然身后“轰隆”一声闷响,那两间草房惨然倒下,父亲也忽然昏厥过去……待母亲和周围的邻居把父亲抬到安全的地方,父亲已不省人事,唯有额头上那凸起的血管恰似一条条蠕动的蚯蚓。母亲小心翼翼地挪开父亲那双瘦骨嶙峋的胳膊时,发现父亲怀里揣着的竟是一摞发黄的奖状——那是我和弟弟、妹妹从小学到今天获得的全部荣誉呀!

    ⑯我永远忘不了在医院见到父亲的情景。父亲昔日那淡淡的眉毛,稀疏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全烧焦了,身上也被烧伤了多处,原来的肺病更重了,不停地咳嗽。他睁开那双苍老、无力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我,用微弱但坚强的声音告诉我:“孩子,你和你弟弟、妹妹的那些奖状一张也没烧着,待我们房子盖好后再重新贴上……”

    ⑰我的眼泪“叭嗒、叭嗒”地滴了下来。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儿子本身就是父亲的作品,儿子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份进步,都是贴在父亲心头的奖状,儿子的成功就是父亲终生渴望、梦寐以求的莫大荣誉。

    ⑱这时我才明白,父亲原本并不窝囊,为了儿女的前途,那父爱何计生死荣辱呀!

班级举行“天下国家”主题阅读活动,并设计了相关挑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今昔之别

——为“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作

李辉英

七年了。值得纪念的年头。

在这冗长的岁月中, 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我的故乡, 故乡有深蕴在地下的矿产, 有蔽日的森林和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故乡还有我的父母和三千万无人拯救、每天在敌人蹂躏下哀痛呻吟的人民。无告地暗地里悲伤, 忍辱求活, 苟延残生, 这样地度过了这七个年月。 A.我忘不了这血写的历史的一页。 虽然,我住得距离那一片失去的土地非常的辽远,比吉波西人更痛苦地流浪,流浪到黄河边上,长江岸旁,逃亡到南方北方,可是我没有一刻忘记了故乡的惨象。时时刻刻地,我的耳边摇动着惨苦的哀号,闭上眼睛又看见强盗们虐待奴隶的情景, 即或在梦中,也常为这些事情激怒得狂号,充满着复仇的火焰,不知不觉中就把拳头握得像铁一般的坚牢!

要复仇!

要回家!

为了太过于系念故乡的缘故, 自己也曾经全然无望地流过好多的眼泪,白天背着人后流着泪,夜晚一躺到床上, 就尽兴地哭个不停了。故乡哟,被踏在野兽爪下的故乡哟,谁知道, 哪年哪月, 你才能够脱开恶魔们的羁绊呢!

松花江的江水,永是那么悠闲地一尘不染地流着, 灌溉着东北大地, 它是满洲原野的慈母,在它的怀抱中,整个东北原野在慢慢地滋长着,发育着;没有仇恨,没有争端,没有压迫,也没有掠夺, 日日夜夜, 只是铺展着恬静安然的生活, 日日夜夜,松花江上回漾着欢快的笑声和甜美的歌。 但, 这七年中,那是任什么也提不起来了。

长白山上,赤血染遍了白的山、绿的田和青的原野;屠杀,屠杀, 日本帝国主义者整天整夜尽在狂饮奴隶们的血,再也不能在山前山后听见那醉人的牧歌。

这一切,这一切,……七年中的东北大地啊!

忍耐着, 准备着,期待着,只要那个光明灿烂的日子一到, 那就该是复仇的开始了。 开始了, 开始跟日本帝国主义者,那些杀人饮血的强盗们去拼!几千几万的拳头伸出去,震撼天地的喊声冲过去,遍地举起烽火, 万众一心, 收复我们的失地,把日本强盗们赶出中国去,把奴隶的牢门打开,粉碎那千千万万条锁链! 大仇报偿了! 于是,再也不会听见奴隶们哀痛的呼号, 而那流浪在外方的人也不会时常哭泣了。那时候,松花江上将又回漾着欢快的笑声和甜美的歌,没有仇恨,没有争端,没有压迫,也没有掠夺,在长白山侧,将要飘散出旧日醉人的牧歌!

但,复仇的一天——什么时候才到来呢?

一天, 两天, 三天, ……

民国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

终于,那日子到来了!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民所不能忘记的日子, 从这个惨痛的日子起,整个中国, 逐渐遭受日本强盗们的凌辱,逐渐地, 那被压迫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接着, 那被蹂躏的土地也就一天天扩大了, 热河、 冀东、 察北、绥东,慢慢地那木屐声要遍及全中国了。 可是, 不要紧,怕什么 “九一八”,我们不是也有个“七七”吗? ——这,也是每个中国人不能忘记的日子! 这日子, 是个新的起始,从这一天起,我们抖掉了奴隶的衣饰,挣开铁链,高举复仇抗战的大旗, 向我们的仇家开始攻击! 四万万五千万的声音是一致的: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驱逐日本强盗出中国去!”

“收复失地!”

南方、 北方、 东方、 西方, 遍地燃起了烽火, 男的、 女的、 老的、 少的, 全预备为这民族最后生存一同奋斗!老大的中国真是老大的吗?不! 中国真是睡着的吗?不! 中国新生了! 中国自由了! 中国解放了!

这一切, 这一切,……这一切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这一切就可以把失去的土地收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

B.忍耐着,准备着,期待着,这光明灿烂的日子真个到来了!

七年了,这日子是冗长的。 可是, 七年之后的第八年, 也许该是全国人民狂欢的一年吧? 我们在艰苦的抗战中, 万众一心,跟日本鬼子拼命到底,终有我们最后的胜利!这胜利,也许在今天和明天,也许在今年或是明年, 只要把最后胜利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那就可以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也就是收复了失地。

仍然如旧,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我的故乡,但我却再也不流泪了, 虽然我依旧各处逃亡,我却因对着最后胜利的火花而在欢笑,欢笑,欢笑……

长白山,松花江,把你们的子民们的拳头集中起来,去寻求那残暴的敌人吧,去朝着第八个年头迈进吧!

(有删改)

阅读下而文章,完成各题。

漆艺:有“用”才能“活”

①泱泱中华五千年,诞生了数不清的灿烂文化,楚文化是其中一朵奇葩。髹(xiǖ)饰绝艳的漆器,展示出楚人精湛的造物技术和清奇的美学品格,传达出无与伦比的智慧和自由浪漫的精神。

②楚漆器上的楚美术,与同时期的古埃及、古希腊美术相比,毫不逊色。在当时漆器渐成为当时日常生活用器的主流,并摆脱对青铜器的模仿,以柔美优雅的线条、大胆鲜明的色彩,彰显华夏民族风范。

③然而,漆器在今日中国却难以再现昨日辉煌。在昔日楚国都城荆州,虽有荆楚非遗传承基地和漆器作坊,但成本高昂、费工费时、艺术原创力缺乏等原因,导致大多数作坊以仿制出土器物为谋生手段。这种仿制绝不是对楚文化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近些年,当地文化部门重点调查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谱系,以确定扶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方式,传承楚漆器文化,却难以真正扩大楚漆器的影响力。漆器依然未能获得大众认可,从而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④在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方面,日本的做法可资借鉴。其对于本国传统漆文化“飞驒(tuó)春庆”的保护最具典型意义一日本设计委会向设计师发出邀请,设计新式生活用品,重新唤醒“飞驒春庆”传统漆器的活力。这样的创作理念吸引了日本国内多位设计大师。往常因为对工艺文化、传统造型的理解和经验不深,设计师对传统工艺望而却步,这种显现因“飞驒春庆”本地漆艺手工艺人的加盟而改变。传统工艺通过简约设计,重新拥有进入现代生活的可能。

⑤“长寿企业其长寿的秘诀,首先是有通古知今的传人。”这句话深刻阐明了传承的秘诀在于通古知今,即通晓过去的技艺,了解如今的趋势。的确,传统工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真正复活。手艺人固然更懂工艺,但设计师更了解如何让“产品”适用于当今社会。楚器毫不色于日本的春庆漆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中国人更加注重日常用品体现生活品位的深层内涵。通过手艺人和设计师的协作,促进古老的漆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⑥港器千变万化的造型中所蕴含着的楚人浪漫自由的精神,依旧熔铸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就是让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代中国确立现代价值而更具意义。

(注)髹饰:用漆漆物   驒:毛色呈鳞状斑纹的青马。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