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d5/e8/d5e8fdafe8027f331f6607a2a546c6de.png)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blank#}1{#/blank#}。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blank#}2{#/blank#}。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blank#}3{#/blank#}。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blank#}4{#/blank#}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blank#}5{#/blank#}(实/虚)像。
(5)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blank#}6{#/blank#}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blank#}7{#/blank#}(变大/变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