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跳高者

安徒生

       有一次,跳蚤、蚱蜢和跳鹅想要知道它们之中谁跳得最高。它们把所有的人都请来参观这个伟大的场面。它们这三位著名的跳高者就在一个房间里集合起来。

       “对啦,谁跳得最高,我就把我的女儿嫁给谁!”国王说,“因为,假如让这些朋友白白地跳一阵子,那就未免太不像话了!”

       跳蚤第一个出场。它非常可爱:它向四周的人敬礼,因为它身体中流着年轻小姐的血液,习惯于跟人类混在一起,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接着蚱蜢就出场了,它的确很粗笨,但它的身体很好看。它穿着它那套天生的绿制服。此外,它的整个外表说明它出身于埃及的一个古老家庭,因此它在这儿非常受人们的尊敬。人们把它从田野里弄过来,放在一个用纸牌做的三层楼的房子里——这些纸牌有画的一面都朝里。这房子有门也有窗,而且它们是从“美人”身中剪出来的。

       “我唱得非常好,”它说,“甚至16个本地产的蟋蟀从小时候开始唱起,到现在还没有获得一间纸屋哩。它们听到我的情形就嫉妒得要命,把身体弄得比以前还要瘦了。”

       跳蚤和蚱蜢这两位毫不含糊地说明了它们是怎样的人物。它们认为它们有资格和一位公主结婚。

       跳鹅一句话也不说。不过据说它更觉得自己了不起。宫里的狗儿把它嗅了一下,很有把握地说,跳鹅来自一个上等的家庭。那位因为从来不讲话而获得了三个勋章的老顾问官说,他知道跳鹅是有预见的天才:人们只需看看它的背脊骨就能预知冬天是温暖还是寒冷。这一点人们是没有办法从写历书的人的背脊骨上看出来的。

       “好,我什么也不再讲了!”老国王说,“我只需在旁边看看,我自己心中有数!”

       现在它们要跳了。跳蚤跳得非常高,谁也看不见它,因此大家就说它完全没有跳。这种说法太不讲道理。

       蚱蜢跳得没有跳蚤一半高。不过它是向国王的脸上跳过来,因此国王就说,这简直是可恶之至。

       跳鹅站着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大家就认为它完全不能跳。

       “我希望它没有生病!”宫里的狗儿说,然后它又在跳鹅身上嗅了一下。

       “嘘!”它笨拙地一跳,就跳到公主的膝上去了。她坐在一个矮矮的金凳子上。

       国王说:“谁跳到我的女儿身上去,谁就算是跳得最高的了,因为这就是跳高的目的。不过能想到这一点,倒是需要有点儿头脑呢——跳鹅已经显示出它有头脑了。它的腿长到额上去了!”所以它就得到了公主。

                                                                                                                                                                              (选自《安徒生故事集》)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通读全文,说说“著名”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你概括出这篇童话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②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③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④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⑤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竞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⑥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⑦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⑧固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⑨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才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行程,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依然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着它。

    那一刻,安静极了。忽然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地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看你有戏

李良旭

1)从小,我就是一个十分孱弱、自卑的孩子,上课从不敢发言。被老师喊起来,从嘴里冒出来的声音,像蚊子哼。看到老师那揶揄的眼神,我变得越发胆怯和自卑。

2)我最怕的还是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唱歌课考试。唱歌课考试要同学一个个站起来唱歌,音乐老师在前面伴奏。平时上课发言都不敢大声,这下,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放声歌唱,那真的像要了我的命。

3)音乐一响,我就急吼吼地唱起来。老师看我心急火燎地唱着,好像在跟别人抢什么东西,索性停止了伴奏,瞪着眼睛看着我,说:“你这是在和谁赛跑啊,一口气唱这么多,我根本没法伴奏了。”老师还算开恩,勉勉强强地给了我一个及格分。这个成绩,在我所有课程中,是最差的。

4)初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很漂亮,也很活泼,她上课,总是有一种朝气和阳光。

5)一天,她说在班上要组织一次演讲比赛,然后推荐优秀演讲者参加年级比赛,优胜者还将参加全按演讲比赛。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都很兴奋,许多同学踊跃报名。看着那些踊跃报名的同学,我心想,他们胆子真大,敢参加演讲比赛。

6)忽然,我听到老师喊我的名字。我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不知道老师喊我干什么。看到我茫然的样子,老师笑道:“你怎么不报名?我看到你写的作文很有情感,如果写演讲稿,也一定会演讲的好。”

7)我脸一下子红了,感觉脸颊很烫,像是发烧。没想到,老师竟然想让我参加演讲,要知道:小学的时候,我就因为胆怯,上课时几乎还没有发过言,更别说在众目睽睽之下,参加演讲比赛了。

8)我憋了很大勇气,说了一句:“我不会演讲!”

9)老师一脸真诚地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就会演讲的,多锻炼几次,你就会越讲越好了。”末了,她又说了句:“参加吧,我看你有戏!”就这一句,不知怎地,让我的心一下子燃起火一样的激情,我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

10)看着老师满意地记下了我的名字,我心里又有些懊悔,心想,我逞什么能呢?下课了,我向老师走去,我想告诉老师,我真的不会演讲,请她将我的名字划掉。没想到,老师看到我走来,竟开口先说道:“不要胆怯,勇敢点,我看你有戏!”说罢,还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这下我再也说不出口了,我只是木讷地点了点。

11)演讲稿写好了,我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都反复地练习。我还邀请爸爸、妈妈听我演讲,看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爸爸、妈妈听了我演讲,感到十分惊讶,他们说:“没想到,你演讲得这么好。”听到父母的鼓励,我的信心更足了。

12)班上的演讲比赛开始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讲台,我将我平时在家不知练习了多少遍的演讲,声情并茂地演讲起来。当我演讲到最后一句,“谢谢大家”时,全班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地掌声。这掌声,我听起来,是那么动听、悦耳,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那么多的人为我鼓掌,我感到心中溢满了甜蜜。

13)演讲结束了,我被推荐到年级参加演讲比赛。我更加感到惶恐不安,我本以为能参加班上的演讲就很不容易了,没想到还要参加全年级演讲比赛,我一个劲地摆手,说道:“我不行!我不行!”

14)没想到,老师又对我亲切地说了句:“我看你有戏!”就这句,又燃起了我内心的一股激情和信心。

15)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我又被年级推荐出来,参加了学校演讲,最后还获了奖。一个生性孱弱、胆怯的人,在演讲台上,越走越远。演讲的巨大成功,也为我带来了巨大自信,从此,我逐步克服了孱弱、胆怯的性格,变成一个阳光、热情的一个人。

16)我永远也忘不了老师对我说得那句话:“我看你有戏!”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当我人生遇到挫折和困厄时,那句“我看你有戏!”就又在耳旁响起。这句话,给了我一种信心和力量。是的,永远不要看轻自己,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秘密  
靳雪明

①冬日午后三点,阳光喧腾腾的,整个世间像一个巨大的、刚出锅的白面馒头。

②我推车出院门的时候,对门邻居五岁小男孩洋洋站在大门口,手里拿着一辆玩具铲车。听到响声,他那双大眼睛的视线落在我身上。我故意不去看他,低着头把车架支好。但我能感觉到他的大眼睛始终在我身上打转,似乎想要挖掘出什么线索。

③巷子里静悄悄的。这个时间点基本是没人的,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我紧抿着嘴唇,抱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用钢丝紧紧固定在车上。卖了半辈子糖葫芦,怎么着这“刘记糖葫芦”的名声也传播在外。每一颗山楂都经过我精挑细选,圆滚滚、红彤彤,在外面裹一层亮晶晶的糖衣,一入口,酸甜软糯甜到心里。

④洋洋仍旧看着我。虽然我避开他的眼神,但余光和第六感清晰地告诉我这个事实。就像以前平常一样,他会目送我跨上车出发,直到转弯驶出他的视线。

⑤就在我准备跨上车扭动电门的时候,一个声音传进我的耳膜。

⑥“你是哑巴吗?”

⑦我花了半分钟的时间,确定这句话出自洋洋的嘴巴。我不置可否,又一次扭动电门。

⑧“爷爷,你是哑巴吗? 怎么不说话?”

⑨我又一次听见了相同问话。 活了六十多岁,第一次有人说我是个哑巴。

⑩我一脚撑地,一脚踩在踏板上,扭头看着眼前质疑我的小男孩,想用成年人的语气怼回去。 紧接着,老伴拉长脸、恶狠狠地跟我说的话在耳边响起。

⑪“这辈子,不许跟对门他们家任何一个人说一句话。老死不相往来!”

⑫那是对门这个小男孩洋洋还在襁褓中时,他家的狗狗在我家大门口“惠赐”了一堆耙粑。接下来,这事儿一来二去,几代人参战、破口大骂,结果就是我和老伴都成了洋洋眼里的“哑巴”,再不同他们有任何交流。这是孩子小小的内心里认知不到的旧事了。

⑬我第三次准备扭动电门。

⑭“爷爷,你是哑巴吗? 可我看到你跟别人说话呀。”

⑮看来洋洋今天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果我不回答,或许还会有第四问、第五问。我松开电门,索性从电车上下来,支好车,走到离洋洋一米远的地方。我再不说话,就真成了哑巴了。

⑯“你看到我跟别人说话,还这么说?”我的语气不阴不阳。

⑰“那你怎么从来不跟我们说话呢?”洋洋仍旧天真地问。

⑱我不知道,该怎样给一个尚未明辨是非的孩子解释大人之间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觉得自己有点过分,我调整了一下语气。“这不是你一个小孩该操心的事情。”我尽量语气平缓下来。

⑲洋洋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 “爷爷,你的糖葫芦看起来真好吃。”他的注意力转移了。“那当然。谁不知道我‘糖葫芦刘’的名声。”我有些得意。

⑳“我能吃一串吗?”“你有钱吗?”

“我没钱。要不我跟妈妈要钱去。”“不行不行不行! 坚决不行!”我一连串地反对。

洋洋眼神里渴盼的火苗渐渐暗淡下去。 我心里一紧,骂了自己一声,从草靶子上取下一串糖葫芦,递到洋洋面前。

“给你,不要钱,但是有个条件。”我说。

“什么条件?”洋洋眼睛里又升腾起希望。

“我给你糖葫芦的事情,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尤其是对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紧绷着脸,严肃地说。

“不说,肯……定不说。”洋洋说肯定两个字的时候,拉长语调,加重了语气。“那好,给你。”

洋洋接过糖葫芦,咬了一颗,吧唧吧唧咀嚼着。脸上是满足的神情。 “太好吃了!”我满意地笑了,转身要走。

“爷爷,你玩玩具吗?我把我玩具给你玩。”洋洋突然把手里的玩具铲车递到我面前。“玩具?”我懵了一下,还真没玩过。 我接过来,在手里摩挲着。

“爷爷,记得,这是咱们的秘密哦!”洋洋神秘兮兮地说。“嗯!秘密!”

“拉钩!谁也不许说出去哦!”洋洋伸出右手小指头,阳光包裹着他整只手,他的手温暖泛着光晕。我也伸出右手小指头,勾住他的小手。

“说话算数,一百年不许变!”洋洋拉着勾摇了摇,伸出大拇指,跟我的大拇指碰了碰头。

我们之间好像有了某种默契。以后我出门的时候,只要巷子里没人,我跟洋洋就会聊一会。我给他糖葫芦吃,他把玩具让我玩。我们很开心。

这个秘密能永远保持下去吗?或者……还需要保守下去吗?

阅读

冬天

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小船)。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中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用石块摩擦,使密实而光亮)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而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口占: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A.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B.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