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诗歌和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江上往来人,

君裔一叶舟.

但爱鲈鱼关。

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回:“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记讽齐王纳谏》

(丙)公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寨。”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选文(乙)出自西汉编订的史书《》。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寡人之耳者    孔子闻之日 B、时时而间进      立有间 C、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D、但爱鲈鱼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B、欲有求于我也    令所睹于涂者 C、上书谏寡人者    乃令出裘发栗与饥寒者 D、吾妻之美我者    婴闻古之贤君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5)、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诔的目的分别是:(乙);(丙)
(6)、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

    粤西韦广为御史归,贫甚,居荒村。故人按部,广意其必来访,无所得馔 , 自渔于江。故人至,驺从既过,广登岸即 , 逾后垣入,衣冠肃客,客曰:“公何汗流渍发?”广曰:“适在近村,闻公至,竭蹶趋迎故耳!”左右窃笑曰:“绝似江中打渔人。”

    郑余庆极清俭。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众皆惊讶,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闲话移时,众腹己枵。余庆呼左右曰:“分付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众相 , 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下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节选自冯梦龙《古今笑·贫俭部》)

【注】①子犹:冯梦龙,明代文学家,著有《古今小说》等。②馔(zhuàn):饮食;③驺(zōu):掌管车马的人;④枵(xiāo):饥肠辘辘;⑤缘:边缘;⑥舂爨(chōnɡcuàn):舂米做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