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会欣赏

    ①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事:两个妈妈聊天,都希望对方能欣赏自己的孩子,却忘了应该去欣赏对方的孩子;同学取得了进步,期待你的赞许,你却漠然以对……人们总是太吝啬对别人的欣赏。

    ②其实,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你所付出的只是几句赞誉,几下掌声,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但别人会从你的欣赏中得到快乐、鼓励和信心。有了欣赏,即使是平凡山水、野花小草,也可悦人目;简单言行、但淡淡情意,也能暖人心。

    ③欣赏,需要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心正眼才正,才能在纷繁世界中分清真、善、美;心不正则眼不正,即使是在纯美境界,也会看到假、恶、丑。心善行才善,才能在与人为善中给人快乐,给己快乐。

    ④欣赏,需要真诚与宽容。抛弃虚伪,拒绝冷漠,远离邪恶,才能真实地接纳一切真善美。有人赏物易,赏人难;有人赏远离自己生活之人易,赏身边之人难;有人乐于自我欣赏而不屑于欣赏别人……这些病态的欣赏,皆因心灵的本质失去了固有的洁净明澈。

    ⑤欣赏,需要一种宏伟的气度,非品格磊落之人不能为。以花为喻:有不惜掏钱买花却疏于培育以至花儿香消玉殒者,有见花芙而心动继而动手折之者,还有徒羡芙艳外表而心仪于罂粟者……种种变味的欣赏或源于狂热冲动,或源于自私浅薄。使人获益不多,受累遭害不少。

    ⑥欣赏,需要智慧。透过欣赏之物,可以窥见欣赏者的品位及情趣,超脱凡俗的纷扰,以小见大,于细微中窥见生命的真谛,观一花即观一世界,见小草可见大精神。与常见之美面对,便享有故知重逢的欣慰;与罕见之美面对,则拥有相见恨晚的惊喜。即使身处荒漠绝域,亦能从孤烟落日这等常景常物中欣赏到难得的孤独苍凉之美。

    ⑦学会欣赏,欣赏才会成为一块成色极好的宝石,为你折射出大千世界的绚丽。

(1)、从第④段看,划线的“固有的洁净明澈”含义是什么?要想保持这“固有的洁净明澈”具体应该怎么做?(用文中语句回答)
(2)、从全文看,文章开头所举事例有什么作用?
(3)、分析③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从全文来看,真正的欣赏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5)、分析并概括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6)、第⑥段画线句让你联想到了唐代诗人的哪句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习题

心系一处

    ①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己书写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博士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会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两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获得成功。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最大的特点是比较专心。”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直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倘若一个人懂得了“心系一处”,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⑤愚公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是的,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带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________,________。(选文有改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