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卷

2024年4月23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开幕。大会以“共建书香社会 共享现代文明”为主题,旨在让群众更好感受阅读的魅力,激发全社会阅读热情。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非常重视全民阅读习惯培养,连续七年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次大会的“图书馆全民阅读”论坛以“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深入探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在深化全民阅读、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价值和使命。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图书馆、上海大隐书局、澳门大学图书馆的相关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

【材料二】

年份(年)

公共图书馆个数(个)

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万册)

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万人次)

人均拥有量(册)

2021

3217

126178

72898

7.76

2022

3303

135959

78970

8.09

2023

3309

/

112668

8.4

【材料三】前不久,一份网络平台的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我与地坛》成为最受欢迎的名著经典,史铁生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作家”。在一次直播中,仅28分钟的推荐,便让《我与地坛》卖出了 25.2万本。

借助网络直播,经典文学作品火爆出圈不在少数。许多文学名家

走进直播间分享交流,也让读书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生活方式。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直播观看量超500万人次;“我的人生之书”读书嘉年华大型直播活动,吸引了全网超1000万人次观看。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数字化时代,实体书店遭遇巨大挑战。某实体书店想要借此次活动在“春城书市”展会上推广书店书籍,提升书店的知名度,请根据【材料三】帮店主出两个主意。
(3)、西西和山山打算一起参加“全民阅读大讲堂”活动,请你结合下图的对话情境,把樊登演讲的预约流程清晰完整地转述成文字,以便分享给其他同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做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节选自课本《敬畏自然》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驼峰上的哈萨克姑娘

王宗仁

       ①夏日的沙漠里zào热得像一口大蒸锅,人置身其间,会蒸得晕头转向。为了免受这种煎熬,我特地把去翡翠岛采访的时间安排在太阳落山之后。

       ②一听到“翡翠岛”这三个染绿带水的名字,你心里大概就润滋滋的了。其实,那里还是一片风沙咆哮的荒野世界呢。牧民们组成的植树大军正在憋足劲改变它的旧貌,他们按捺不住向往绵延绿杨翠柳的渴盼,便起了这么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

       ③沙漠的夜,空荡荡,黑洞洞,四周寂寞荒凉得有点怕人。沙滩上到处是拦路的流沙。脚一踩下去,沙子就扑哧一声埋到了脚脖根。我费劲拔出脚,慢慢地走着。大概走了不到一个小时,我忽然看见一颗拳头大的光亮出现在夜幕上,点缀在这星群之中。啊,好大的一颗亮星!我站住,出神地看着……

       ④借着夜的微光,我隐约看见,面前是一个黑乎乎的什么东西。它三高两低,像一座小山峰,不住颤动的光芒犹如一把剪刀,剪开了漫漫夜幕……这颗亮星原来是盏灯,风灯!那三高两低的东西在徐徐移动,风灯跟着在行进。啊,是骆驼,驼峰上坐着一个姑娘,风灯就提在她的手中。骆驼驮着姑娘,驮着风灯,不紧不慢地走着……

       ⑤这是一个哈萨克姑娘,顶多十三四岁。她吆喝着让骆驼停下,和我搭话。“我叫娜仁花,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来参加植树。我跑后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打仗跟植树一个理。没有驼队运树苗,风沙线上栽树的叔叔、阿姨,就只好停工待料,就像解放军叔叔冲锋时枪膛里没有了弹一样。”娜仁花,好样的后勤兵!

       ⑥我们一路同行。月儿升起了一竿高,大地一片银辉。直到这时,我才看清娜仁花坐的驼峰上驮着两大捆树苗,青勃勃、嫩鲜鲜的叶芽儿一下子就把我的心给染绿了。娜仁花对我说:“这些树苗有杨树、柳树、雪松、洋槐……”点了这一大串树名以后,她又扬了扬手中的一小扎树苗,说:“还有它,叫昆仑藤。”

       ⑦“昆仑藤?”这是个新鲜品种,我第一次听说。

       ⑧“这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栽培成功的一种耐寒树种,因为它是在昆仑山的冰雪地培育成功的,为啥叫藤?就是把树栽在沙滩上,让它们像藤一样一直爬到昆仑山顶……”说到这儿,她不再吭声了,显出一副沉思的样子。我知道,娜仁花一定在思谋着,怎样使他们这“青藤爬昆仑”的宏伟规划得到实现。思想插上了翅膀,向理想境界飞翔,这是不含糊的。但是,飞翔的征途上会遇到各种险阻。

       ⑨借着朦胧的月色,我看见了骆驼留在沙滩上那一行深深的蹄印。我坚信,不久,这每片蹄窝里会漂来清水,长出绿色……

       ⑩“瞧,我们的大队人马赶上来了,我得赶路了。再见!”娜仁花吆喝起骆驼起程了。

       ⑪我朝她的身后望去,啊,多么壮丽的戈壁夜景,只见每隔十来步,就有一峰骆驼,每个驼峰上都有一个人影(那一定是娜仁花的同学),也有一盏风灯,足足有二三十峰骆驼。这一串“星星”,镶嵌在夜的沙漠上,像神女给沙漠的胸脯戴上了一串银练,漂亮极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文/陈柏清  有删改)

 文学文本阅读

三棵树

苏童

树令我怅惘。我一生都在重复这种令人怅惘的生活方式:与树擦肩而过。我没有树。我从小到大在一条狭窄局促的街道上走来走去,从来没有爬树掏鸟蛋的经历。

我种过树。我曾经移栽了一棵苦楝的树苗,是从附近的工厂里挖来的,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树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溪就是石板,它们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我只能把小树种在花盆里。我把它安置在临河的石埠上。从春天到夏天,它没有动窝,但却长出了一片片新的叶子。我知道它有多少叶子。后来冬天来了,河边风大,它在风中颤动,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我以为它在向我请求着阳光和温暖,我把花盆移到了窗台上,那是我家在冬天惟一的阳光灿烂的地方。就像一次误杀亲子的戏剧性安排,紧接着我和我的树苗遭遇了一夜狂风。狂风大作的时候我在温暖的室内,却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将一只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给我。

这是我对树的记忆之一。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站在河边向河水深处张望,依稀看见我树在水中挣扎,挣扎了一会儿,我的树开始下沉 , 我依稀看见它在河底寻找泥土,摇曳着,颤动着,最后它安静了。我悲伤地意识到我的树到家了,我的树没有了。我的树一直找不到土地,风就冷酷地把我的树带到了水中,或许是我的树与众不同,它只能在河中生长。

我没有树。没有树是我的隐痛和缺憾。我的树在哪里树不肯告诉我,我只能等待岁月来告诉我。

一九八八年对于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那年秋天我得到了自己的居所,是一栋年久失修的楼房的阁楼部分,我拿着钥匙去看房子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楼前的两棵树,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两棵树,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树,我一下子有了两棵树,奇妙的是,那是两棵果树!

我是个幸运的人。两棵树弥合了我的整个世界的裂痕。尤其是那棵石榴,春夏之季的早晨,我打开窗子,石榴的树叶和火红的花朵扑面而来。树把鸟也带来了,鸟在我的窗台上留下了灰白色的粪便。树上的果子把过路的孩子引来了,孩子们爬到树上摘果子,树叶便沙沙地响起来。

整整七年,我在一座旧楼的阁楼上与树同眠,我与两棵树的相互注视渐渐变成单方面的凝视,是两棵树对我凝视。我有了树,便悄悄地忽略了树。

树的胸怀永远是宽容和悲悯的。树不做任何背叛的决定,在长达七年的凝视下两棵树摸清了我的所有底细,包括我的隐私,但树不说,别人便不知道。树只是凝视着我。七年的时光做一次补偿是足够的了。窗外的两棵树后来有点疲惫了,我没有看出来,一场春雨轻易地把满树石榴花打落在地,我出门回家踩在石榴的花瓣上,对石榴的离情别意毫无察觉。我不知道,我的两棵树将结束它们的这次使命,七年过后,两棵树仍将离我而去。

城市建设的蓝图埋葬了许多人过去的居所,也埋葬了许多人的树。

一九九五年的夏天,推土机将一个名叫上乘阁的地方夷为平地,我的阁楼,我的石榴树和我的枇杷树消失在残垣瓦砾之中,七年一梦,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树。我仍然没有树: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我有过一棵石榴,一棵枇杷,我一直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那还有一棵在哪里呢?我问我自己,然后我听见了回应,回应来自童年旧居旁的河水,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说,我在这里,我在水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