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孤独的舞者

蒋智润

    ①秋天,草地上一片寂静,萧瑟冷清。大地上积满了落叶,枯败的叶子蜷缩着,如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疲倦地向上张望着。阳光下,小草儿如漂洗过的白银一般,浅黄浅黄的,迎着秋风簌簌作响。四下里静悄悄的,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的,凛冽干燥的寒风暗示着这个季节并不属于脆弱的生命。

    ②然而,在绝望的阴影里似乎总是潜伏着那么一丝愉悦的惊喜。瞧去!不远处一只小小的蝴蝶,一身洁白,半透明的翅膀正不紧不慢地拍打着,宛若一朵飞舞着的雪花,细小的身子忽上忽下回旋跳跃着。一忽儿,轻轻地落在草叶尖上,吻一吻,旋即又飞走了。我想,它的内心该是被某种热切的渴望敦促着吧,孜孜以求,永不懈怠。

    ③枯黄的草地在我眼里忽然变成一方广阔的舞台,舞台上,这只小小的蝴蝶正孤独地旋着舞演一场独角戏。没有灯光,没有音乐,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孤独的舞者只是默默地奉献着它最美丽的舞姿,舞姿里有忧伤的美丽,舞姿里有优雅的欢乐。舞啊……舞啊……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整个世界停顿下来,默默地注视着,万籁俱寂,周遭的大自然也莞尔笑了。

    ④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这样征服了整个世界。夏日里,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蝴蝶,小小的,白白的,舞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群结队地飞过这个季节,不留下一丝痕迹。当花儿慢慢零落,生机勃勃的绿色也渐渐褪去,只留下孤零零的大地,光秃秃地裸露着,生命俱凋亡,仿佛干涸的生命之滩。夏日,兴旺茂盛的夏日,一天天远去了。这时,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孤独的舞者悄然而至,开始享受它那姗姗来迟的短暂的生命。尽管,留给这个“不可理喻”的小生命的,并没有多少舒适与安慰,在这静默的季节里,它仍是这广漠舞台上唯一的主角。不知这小东西是否明白“美好东西的获得往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代价的确是巨大的,秋天来临,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一天天加剧,这一天天加剧的寒冷会无情地吞噬蝴蝶的生命。然而,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其价值。

    ⑤不要怕在人生的舞台上做一个孤独的舞者!有多少人,在各自的生活中始终扮演着平庸卑微的角色,却从来没有拥有过自己的人生舞台?又有多少人,随波逐流,将自己独特的个性淹没在茫茫人海?舞步回旋,陌陌前路,何处蔷薇?而在世间的某个角落,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正默默地等待着属于她的那只蝴蝶。有一天,他们相遇,娇嫩的花骨朵儿便张开她的怀抱热情地迎接那久久等待的客人旋着舞步缓缓而来。

(选自《读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口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前面。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滩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阅读《妈妈是我心中一团火》回答下面的问题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们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 kuī 见她在流泪。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戴希

    读小学三年级时,爸、妈能每天给我5分零花钱,已属不易。这5分钱怎么花?当然可以搭车,可以吃零食,可以买文具,也可以购小人书……

    我很舍不得花这5分钱。不是特急,我从不搭车,总是快速步行或者一路小跑去上学;也尽量不吃或少吃零食.除非肚子已饿得咕咕叫,实在受不了了;文具?总坚持能不买则不买,凑合着用,用到确实不能用了再说。

    我为什么这样抠?一是因为太爱看小人书,想多攒钱多购小人书看;二是攒够钱后,想干点儿大事。至于到底干什么?当时也没想好;另外还有一点,不知自己是不是守财奴,老感觉只有攒钱才有满足感。那时攒钱,比吸鸦片还要成瘾。

    半年之后,终于积攒了3元钱。我高兴得不得了,宛如自己发了笔小财想想就甜

    我把这3元钱夹在书中,藏在书包里,天天背着,恨不得片刻也不离身。有空就翻出来偷看,仿佛它就是自己的护身符。

    有天放学了,我照例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可走出学校不久,离家尚有很远,忽然遭遇一个二流子,狼一样凶残的模样。

    “小孩儿,有钱吗?”他恶狠狠地瞪着我吼。

    我紧张得只差尿裤子了,但还是尽量镇定地摇头。

    “真没有?”他张牙舞爪道,“如果让我搜出来,小心揍扁你!”

    我慌了-眨眨眼,赶紧从书包里掏出一元钱,乖乖地递过去。

    “还有吗?”虽然收了钱,他依然凶神恶煞一般,“如果让我动手,如果让我搜出来,我要把你踩成肉泥!”

    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只得又从书包里掏出1元钱,服服帖帖地交给他。

    但他还是那样青面獠牙,丝毫没有放过我的意思。“不老实,没掏完吧?你一定想挨我的拳头?想流点血?”他嗥叫。

    “叔,你就行行好,发发善心,留点给我买小人书吧?我好不容易攒下这点钱!”我只差跪地哀求。

    “不行!”他像嗅到了血腥味的狼,“一分一厘也别藏着,除非小子你不要小命!”

    实在没法,我只好忍疼割爱,竹筒倒豆子,把书包里的钱一股脑儿送给他。

    看到我已泪花闪烁,他却仍是蛇蝎心肠,把钱往口袋里一揣,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痛苦极了,后悔极了,沮丧极了,也恼怒极了。

    继续闷闷不乐地向前走。走了不远,忽然遇到一个比我个子小不少,背着书包正在回家的小男孩。看样儿,应该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吧。

    这时,我灵机一动,揩干眼泪,也咬牙切齿,恶狠狠地横在他面前。

    “小孩儿,有钱吗?”我对他咆哮。

    看我如狼似虎的凶相,小男孩儿吓了一跳。“哥,你?你……”他哀求。

    “别哆唆,如果让我动手.我非打死你不可!”我嗷嗷大叫,把拳头捏得嘎嘣响,“快,把你身上的钱都给我!”

    小男孩一下被我吓破了胆,三下五除二就把身上的差不多4元钱全掏给了我。

    小男孩哭哭啼啼地回家了,我却报复成功似的快活起来。心想,别人能抢我,我就不能抢别人?这下倒好,还净赚了1元钱,哼!

    日月如梭,韶光飞逝,转眼很多年过去。

    长大成人后,只要忆起儿时的恶作剧,心里就特别忐忑,特别愧疚,仿佛自己曾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选自《芒种》2017年第6期,有删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鱼鳞瓦(周华诚)

开车去何田乡,一路越往深山里走,越觉得山清水幽。

    白墙黑瓦,零星隐现于远处山林里。真是好风景。我忍不住在路边停车,远望河对面那林间的老屋,看那白墙与黑瓦,那层层叠叠鱼鳞瓦构成的屋顶,斑驳的样子,真美。

    这样有鱼鳞瓦的屋顶如今已不多见了。在浙西南乡间,这样的瓦却曾经随处可见。仔细去看屋顶,杉木的檩子架在墙上,细密的椽条架在檩子上。一片片瓦排着队,肩并肩,手拉手,重叠着从屋脊一直排布到屋檐。单独的瓦片,本来是最为简单的几何造型,却因为群体的构成而造就了奇迹。仰放则为谷,反覆而成峰,峰谷相连,山意起伏。这样的屋顶,呼应着远处的山林,近处的树影,也呼应着鸟的翅膀,风的足迹。

    如果你的童年,有幸生活在这样一片鱼鳞瓦的屋顶之下,那么,你此后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鱼鳞瓦的屋顶之下,是一座遮风挡雨的家,是一纸水墨的江南,是一抹黛色的东方乡愁。

    不禁浮现记忆中的鱼鳞瓦了。

    童年时光中的盛夏,我们常坐在瓦下听风。

    风在瓦隙间掠过,有如带笛行走。急雨敲瓦,更有激昂之声。譬如盛夏时的暴雨来临,风携带着雨,哗,一阵急,哗,一阵缓。你可以听见雨的脚步,在瓦背上奔跑,一忽儿过来,一忽儿过去,声声切切,不绝于耳。

    风是从山巅松林吹起来的,经过山涧,掠过鸟的翅膀,遇到一座屋脊,顺势栖落,继而从瓦隙间钻进来。风钻进来的时候,打了一个长长的唿哨,然后从天井散开。夏夜我们坐在天井里,仰头就是满天星斗,夜空湛蓝,月光如水,浸过天井。从瓦顶落下的风在天井四面打着回旋,所有的暑热一下子被带走。

    去年我到“五峰拱秀,六水回澜”的古老徽州,特意去看了好几座有鱼鳞瓦顶的老民居。那些房子沐浴风雨,显出古朴雅致的样子,在时光里静默。天井里,风从瓦顶吹来,有兰花开放,递出馨香。我在天井拿把竹椅躺下来,不一会儿,居然睡着了。

    我喜欢鱼鳞瓦上的秋。

    有一年,我去高田坑村,看见很多的完整的夯土墙与黄泥屋。黄泥屋的屋顶,就是成片的鱼鳞瓦。秋意真浓呀,在高田坑,村民们把秋天丰收的辣椒用竹匾盛起,搁在这样的瓦背上晾晒,乡村的屋顶,不似大厦般高不可攀,最普通的瓦片,就是村民们朴实无华的天地,没有刻意摆布,也没有精心设计,村民们随着自己的心意,在屋顶上满足地展示着自己劳动的收获。秋天的阳光打下来,整座村庄都是温暖的颜色。

    冬天的鱼鳞瓦则别是一番风味。

    雪落江南,不像落在东北那么恣意,那么狂野。雪在江南是克制的,下了一夜,就不下了。雪在瓦上铺了半尺,最多不过一尺。太阳出来了,雪水融化,雪水沿着瓦隙滑到檐边,滴答滴答,敲打在石阶上,冰凌也在屋檐下越挂越长。雪铺在鱼鳞瓦上。黑瓦不见了,代之以一片素净。雪让屋顶变得温柔起来。雪让整座村庄变得像一个童话。雪屋顶下,是炭火、火炉,是煮沸的茶,是躲在灶后猫耳洞里打鼾的猫,是一串串腊肉与一串串油豆腐,是越来越浓的年味。我们坐檐下,手里笼着一只火熜(熜读“cōnɡ”,取暖用具)。火熜里煨着一只番薯。嗯,快过年了。

    四季里,在鱼鳞瓦屋顶下你还可以看见青草、竹林、茶园、花朵、紫云英、银杏、板栗,可以听见五月的山歌、八月的号子、鸟鸣、鸡叫、蛐蛐声声。

    这样的瓦顶,早已被吴冠中画进他的江南中。青山老树,屋舍俨然。乌黑的瓦、洁白的墙,是吴冠中每一幅水墨江南中都有的元素。白墙是虚的,黑瓦是实的,这虚与实之间,已是一整个江南。

    我继续在山野间行走,遇见那些林间白墙黑瓦的老屋时,真想去问一问,他们的瓦是哪里买的,还能买得到吗?我觉得是不容易买到了。以前,我们村庄附近从前就有砖瓦厂。工人从田中取泥,摔坯,割泥——用铁丝割泥,割出一块砖,割出一片瓦,再层层叠叠摞进窑子里烧。几天几夜,火让砖成了砖,让瓦成了瓦。现在没有这样简陋的砖瓦厂了。如果鱼鳞瓦需要更换,也几乎买不到了。

    眼前这样的鱼鳞瓦屋顶,真是珍贵呀。城市的高楼大厦是见不到它的,只有在这样的深山林中,这些朴素的民宅才得以穿越时间保存下来。当春雨点点滴滴地落下来,敲打在瓦背上,或者又从屋檐淅淅沥沥成串地落下来,你也一定会觉得,整个江南的乡愁,都在这样的瓦隙间了。

    在宁波博物馆,我又被这座房子墙壁里的旧瓦所打动。设计这座博物馆的是获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王澍。他用了大量的残砖旧瓦,来建这面“瓦片墙”。“瓦片”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残砖碎瓦。这座博物馆,用了大约百万块以上的旧砖旧瓦,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等。这些东西,大多是当地在旧城改造时,到处可见的瓦砾碎片。面对这样一座墙,会觉得城市的记忆与历史,被这些残砖碎瓦给接续上了。

    你说,为什么,在都市里,建筑师要用残砖断瓦搭建起这样一个博物馆呢?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7日20版,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