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敌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⑦俟:等待。③欤(yú):句束语气词。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行      期:约定 B、而去            委:委托 C、与食之            方:才 D、其自食其言也      恐:害怕、担心
(2)、下列句子中,划线“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学而时习

A、起不食待 B、方与 C、不食以俟者 D、下车引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言语》篇。元方七岁即能言善辩,维护父亲的尊严。 C、《陈太丘与友划行》的结尾用“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D、吴起的守信体现了他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告诉人们要以诚待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甲】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

①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瓶粟屡罄,不能举火……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 , 颇事豪华 , 今日罹此果报

②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念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余年,总成一梦……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是“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节选自《陶庵梦忆序》)

[注】①駴駴(hài):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②举火:生火做饭。③王、谢:指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望族,其生活都很豪华。后世以此代指门高世族。④颇事豪华:经历过很豪华的生活。⑤果报:佛教说法,也称“因果报应”。⑥次:次序、排列。⑦《志林》:这里借指一般分类编排的笔记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