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①孙蕡,字仲衍,南海人。于书无所不读,为诗文多不属稿,立笔而就,气象雄浑,駸駸乎魏晋之风。自少负节概,不妄交。耕夫贩妇望而目之曰“孙先生”。

②元季避乱山泽间。东莞何真保有南海,洪武改元,征南将军平章廖永忠至。真求蔶作书请归附。曲尽诚款,永忠不戮一人而南海帖然者,蕡之力也。三年庚戌,始诏天下设科取士,黃以诗经中高选,会试中书,入对大廷,皆在前列,赐进士出身。

③寻出主虹县簿。时经兵燹,十室九空。加意劳来民,还其业。甫一载被选入为翰林典籍。学士宋濂、乐韶凤,承旨詹同,亟称许之。日侍上左右,奏对敏便□容观飘逸,濂辈皆自以为莫及。居翰林三载,力求补外,为平原簿。无何,以事逮系。有旨输左校,板筑萧墙,望都门讴吟为粤声。督工以闻召至上前陈所作诗皆忠爱语特命释之

④十一年,罢归田里,放迹云林中。益肆力于问学,所见益深,有轻死生齐物我之意,尝和陶潜《归去来辞》以写其情,其一曰《怀灵荃》,志不忘君也。十五年,被召,拜苏州府经历。苏为东吴剧郡,素号难治。蔶赞画有方,政用大和。以事谪戍辽东,怡然就道。是年竟以党祸见杀,人皆劝其以疏自明。蕡不答,歌一诗长啸以就刑

⑤番禺赵绚作蕡传,称其究天人性命之理,为岭表儒宗,官虽不甚显,而所至有声,出处穷达,夷险一致云。

【注释】①孙蕡为蓝玉题画,坐诛,临刑口占曰: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死后太祖闻知此诗曰:有如此好诗,不覆奏,何也?并诛监斩者。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无何,以事  
②亟称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粗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簧赞画有方(   )
A.辅佐参谋
B.主持治理
C.规划计划
D.官职名称
②为岭表儒宗(   )
A.表率
B.外面
C.上奏
D.显扬
(3)、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A、 B、 C、 D、
(4)、第③段画线部分需要加句读的四处是(     )。
督工A以闻B召C至D上E前F陈G所H作I诗J皆K忠L爱M语N特O命P释之
(5)、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以事谪戍辽东,怡然就道。是年竟以党祸见杀,人皆劝其以疏自明。
(6)、请分析诗文在孙蕡人生浮沉中的价值。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矣。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节选自韩愈《答李翊书》)

材料二:

圣人无常师。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注】①蕲:同“祈”,求,希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