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材料一:
赤 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材料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材料三: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③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尔也:而已。③圹:原野。
①委而去之
②攻亲戚之所畔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宁:我们读的这三则材料都和“战争”这一主题相关。
小江:材料一中提到的“”就是材料二中所说的“天时”啊!
小宁:是呀,杜牧认为如果没有此“天时”相助,也许赤壁之战的结局就会改变。所以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小江:这一点与孟子的主张不同。孟子认为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施行仁政。
小宁:嗯,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在互相认证这一观点。比如,材料三中“桀、纣失天下”的原因,用材料二中的句子来解释就是“”;材料二中“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材料三中也有生动形象的描绘,这个句子是“”。
小江: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可以看出孟子特别重视“”。这种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