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成都专版调考A+B语文六上 A卷专项 16 文言文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这篇短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②“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朗读停顿划分是正确的。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巍乎若太山(wèi wēi)    
选之间而志在流水(shǎo shào)

汤乎若流水(tāng shāng)      
④伯牙破琴绝(xián xuán)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B、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D、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方”的意思是(    )
A、方正 B、方法 C、地方 D、才,刚刚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方鼓琴而在太山     

少选之间    

汤汤乎若流水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文言文句子的意思。
①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②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7)、因为伯牙和锺子期成为“知音”的这段传说,人们用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8)、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文中已用“∥”标出),请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9)、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体会音乐之美和情感之美。

①结合词语“清风徐徐”,想象并写出如果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会如何赞叹。方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②想象并写出如果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锺子期会如何赞叹。

伯牙鼓琴而志在炊烟,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10)、结合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写出你对“知音”的理解。
(1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呢?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