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真题圈】成都市小学调考真题三步练语文三上 2.拓展阅读真题提升测试卷
光①生七岁,凛然②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③。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光:司马光。②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③大指:主要意思。指,同“旨”。
闻讲《左氏春秋》
司马光先,再。他的这种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①把学到的讲给别人听 ②认真听别人讲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②尽之,遂辞③归。秦青弗止,饯④行于郊衢⑤,抚节⑥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⑦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 , 终身不敢言归。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讴(ōu):唱歌。②谓:以为,认为。③辞:告别。④饯:设酒食为人送行。⑤衢(qú):大路。⑥节:节拍,节奏。⑦遏(è):阻拦,阻止。
学弈
ㅤㅤ弈秋,通国之①____。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②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① ,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②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③炫卖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⑤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②处子:安顿儿子。③贾人:商贩。④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神农①化②民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③ , 分地之利,制来邦④ , 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注释】①神农: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②化:教化。③因天之时:顺应天时的变化。因,顺应。④来耜(lěi sì):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也用作农具的统称。
寿陵①余子②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③ , 又失其故行矣,直④匍匐而归。
注释:①〔寿陵〕燕国地名。②〔余子〕少年。③[国能〕指大城市邯郸人走路的步态。④〔直)只。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