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三上21《庐山的云雾》

阅读理解

①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云雾轻轻抚摸着你的脸。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②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③眼前的云雾,真是瞬息万变。 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④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对第①段中“变幻无常”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云雾变化多样 B、云雾反复出现 C、云雾变化万千 D、云雾变化没有规律
(2)、读第②段,照样子,填一填,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

(3)、第③段中哪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 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4)、读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体会生动的语言,写下你的感受。
(5)、读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发挥想象,云雾还会变成什么呢?照样子,写一写。
(6)、短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②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③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④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⑤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

⑦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pì nì)一切。幼时读旧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⑧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⑨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接踵(zhǒng)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②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草原八月末

梁衡

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我驱车上了草原。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里,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了。[A]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B]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C]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D]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E]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子逸散得无影无踪。[F]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②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放眼望去,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③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我奇怪这树与草场之间竟没有一丝过渡,不见丛生的灌木、蓬蒿,连矮一些的小树也没有。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

④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映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的。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是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让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⑤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静矣!真矣!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选自《觅渡》,有删改)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短暂的秋天

佚 名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义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顷刻间,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满山林,小朋友们穿着花衣,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

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色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我们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也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黏团子”黏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有很多,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们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们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野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孩子们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选自《学习方法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