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4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同步练习题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美丽的秋天

①有人喜欢“____”的春天,有人喜欢“____”的夏天,有人喜欢“____”的冬天,但我更喜欢“____”的秋天。

②在我眼中,秋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幅绚丽的画……

③如果说春风像慈母,那么秋风就像一位和蔼的父亲,时不时用那双略显粗糙的大手轻轻拍打我的脸庞,带给人多么亲切的感觉!在秋风的吹拂下,湖水犹如淡蓝色的绸缎,泛着粼粼波光;树叶也沙沙作响,仿佛在弹奏着动听的小曲儿……

④碧绿的树叶渐渐换上火红的衣裳,伴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在空中绕几个圈儿缓缓落地,好像在跳优雅的华尔兹呢!在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上散步,脚下软绵绵的,边走边欣赏着一派辉煌的秋天景象,好不惬意啊!

⑤秋天更是个丰收的季节。你瞧,金黄的稻穗一浪接着一浪,在灿烂的阳光下光彩夺目。扑面而来的阵阵浓郁的稻香,令人垂涎欲滴。农民们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如雨的汗水划过他们的脸庞,滴入土壤,仿佛又种下希望的种子……

⑥秋天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透着爽朗清新;秋天是一幅绚丽的画,五彩缤纷,引人入胜。当枫叶变红的一刹那,当菊花盛开的那一刻,____,____,便是秋姑娘来问候你啦!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一填。

的小曲儿    的稻香

的笑容    的诗歌

(2)、把下面的诗句填在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序号)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

读到“绸缎”时,我发现它们的偏旁都是,所以猜测这个词语可能和有关;读到“垂涎欲滴”时,我想到了我们在生活中闻到香甜的味道,会忍不住,从而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4)、请摘抄文中你喜欢的一个比喻句。
(5)、【对比阅读】

[例句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例句2]碧绿的树叶渐渐换上火红的衣裳,伴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在空中绕几个圈儿缓缓落地,好像在跳优雅的华尔兹呢!

①例句1采用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写出了法国梧桐树落叶的美和形状美,写出了落叶的静态美。

②例句2采用的修辞手法,把当作人来写,写它换上的衣裳,伴随着秋风,既写出了它的颜色美,也写出了它的动态美。

③两个例句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落叶的美丽,都表达了作者之情。

(6)、读短文第6自然段,想一想秋姑娘还会通过哪些方式问候我们,写一写。(至少两种)
(7)、《美丽的秋天》从和蔼、美丽和稻子三个方面展现了秋天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之情。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理解。

黄果树听瀑

李有贵

①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②透过树隙,便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绢正从织布机上泻下,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③我们去时,正遇上枯水季节,瀑布的水势并不宏大,远不如徐霞客在游记中所描写的那般摄人心魄。所以游者甚为寥落,连街上的不少店铺都早早关门打烊了。据当地人介绍,盛水季节,瀑布激出的水花雨雾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于瀑布右侧高岩上的黄果树小镇,造成“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可惜我们去得不是时候,无缘一睹其壮观,留下了一点遗憾。

④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行,山径寂寥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⑤至谷底,我们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那一幅白帘般的瀑布,仿佛一伸手便可撩过来拭脸似的,它跃入涧底激起的烟雾般的水珠,直扑qìn 到我们脸上,沁凉沁凉的。

⑥瀑布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

⑦我们久坐岩上,任沁凉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沾湿薄薄的衣衫。我们聆听hōng 着气然作响【注】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张开的山谷,那瀑布便直跃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⑧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塑像,他正遥对瀑布,作凝神谛听状,他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此时此地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

【注】匍然作响:形容发出很大的声响。

阅读理解

黄山松

①那年,我游览了黄山。秀丽的山峦,奇美的怪石,浩瀚(hàn)的云海,这些都使我流连忘返。然而,黄山上最有特色的,要数黄山松了。

②初上黄山,我就为黄山松那宏大的气魄所折服。那种苍郁连绵、直至天际的非凡气势,岂(qǐ)是寻常景观能比? 未入松林,远远就听见阵阵松涛的轰鸣;进入松林,仰视天空,只能从稠密的枝叶间望见斑驳的天空。

③久闻黄山有十大名松,今日始见。无论是枝叶的繁盛,色彩的浓郁,还是姿态的遒(qiú)劲,根基的盘错,都展示了黄山松独特的美。

④刚登上玉屏楼,一眼就望见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的“迎客松”。它真像个好客的主人,正平伸开它那健壮而热情的手臂,仿佛在笑迎五洲四海的宾客,热情但不谄(chǎn)媚。

⑤正当我们在云山雾海中穿行时,忽见一段长长的松臂自上而下探入云海之中,像在捞取奇珍异宝。这是“探海松”。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了,大概什么也没取上来,可它仍在执着地探寻,不断地捞取。

⑥绕过始信峰,远远望见岔路口矗(chù)立着一株巨松,虽距之百步远,但我仍望不见它的顶端——笔直、高大、繁茂,这就是闻名遐迩(xiá ěr)的“黑虎松”。它像是守山的卫士,虽然严肃,但看不见冷峻。

⑦再往前走,又是两株,不,是一株奇松:它虽有两个树根,相距一米有余,而树干却紧紧缠绕在一起,到后来,简直分不出彼此了。这就是相亲相依的“连理松”。

⑧还有那“倒挂松”“蒲团松”“龙爪松”……奇松并列,千姿百态。真是看不够,说不尽,意无穷。

⑨“黄山归来不看松。”是啊,黄山群松的气魄,天下何处能再现? 黄山松那生命的活力,又有什么地方的松树能与之相比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