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能诊断试卷

任务三诗文赏析

【甲】杂感六首(其三)

陆游

雨霁花无几,愁多酒不支。

凄凉数声笛,零乱一杆棋。

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

何人知壮士,击筑有余悲。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丙】管晏列传

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蹈海:出自《战国策·赵策》,齐人鲁仲连反对赵国尊秦为帝,表示如果赵国尊从秦王称帝,他将投海自尽,以示不屈。表达诗人自己反对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立场。②贾:做生意。③召忽:人名。春秋时齐国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必先其心志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小白立为桓公
吾尝三三见逐于君
(2)、用“/”给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4)、古人善用典故表情达意。甲诗颈联借用“鲁仲连蹈海”“愚公移山”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①“蹈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

②“移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

(5)、丙文第②段引用管仲的话有哪些好处?
(6)、你认为甲诗中的陆游和乙文、丙文中的管仲是“英雄”吗?请结合“链接材料”加以阐述。

【链接材料】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选自《三国演义》,有删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颂(罗兰)
      ①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
      ②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③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④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
      ⑤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侵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⑥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的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⑦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澹澹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⑧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恋——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⑨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分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⑩“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分潇洒,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⑪ 也有某些人,具有秋的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⑫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的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