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五上 36.考拉从不死抱着一棵树

考拉从不死抱着一棵树

①考拉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有柔软的毛、憨厚天真的眼神、滑稽笨拙的动作,像摆在玩具店里的公仔,奇趣又可爱。考拉被誉为“从童话里走出来的动物”。

②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树栖动物,栖居在桉树林区。(    )栖居在桉树林区,(    )考拉对食物非常挑剔,只吃桉树的叶子。它的饭量不是很大,每天只吃约500克桉树叶。

③考拉的领地意识极强,自己的领地绝不允许别的考拉或其他动物染指,一旦自己的领地被入侵,主人会毫不客气地将入侵者赶走。当然,它们内部的规矩考拉们都能各自遵守,不会轻易进入别人的领地,即使一个领地的考拉死去一年多,别的考拉也不会贸然进入,因为死者的气味信息尚存,不去冒犯,也许是生者对死者的尊重吧。

④考拉几乎一年四季都居住在桉树上,而且很少活动,多数时间都慵懒地抱着树枝趴在树上。一天当中,它约用20小时睡觉,2小时吃树叶,2小时发呆它呆萌的样子,非常招人喜欢。难道考拉一直待在树上不下地吗?不是,它们也有从树上下来的时候,但是,考拉下地的时候的确很少。它们是懒惰的,但有时也是很勤快的,那就是从一棵桉树转移到另一棵桉树上的时候。这是它们下地最多的时候,在这件事上它们从不偷懒。它们从不死抱在一棵树上,而是经常换树。为什么要经常换树?是所在树上的叶子吃光了吗?不是,考拉从不把一棵树上的叶子吃光,它们换树的目的是给桉树充分的时间,让桉树的叶子趁机再生。

⑤可见,考拉也非常懂得保护生态。

(1)、【基础知识】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评价鉴赏】短文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文中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3)、【评价鉴赏】第④段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4)、【形成解释】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考拉的领地意识极强,绝不会进入别人的领地,也绝不允许别的考拉或其他动物染指自己的领地。 

②考拉是懒惰的,但它们换树的时候从不偷懒。  

③文中第④段多处运用设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5)、【整体感知】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文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对它进行了介绍?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课外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

    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航空母舰的“家”

藕塘

①我国目前已拥有三艘航空母舰(简称“航母”),分别为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航母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让每一个中国人激动万分,然而看着它在海上劈波斩浪,也有人担心起来:航母要是“累”了,能回“家”休息一下吗?航母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②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军港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大多能达到400 米。军港的防波堤很长,如同母亲的手臂。航母在这巨大的军港里,如同一个婴儿,安静地停泊在母亲的臂弯里。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不起。巨大的航母军港有着良好的抗风避浪性能,可以为航母提供风平浪静的驻泊条件,据说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

③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少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航母军港就如同有了一个“大管家”,能毫无差错地完成复杂的补给工作。

④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它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航母在执行任务时,其他类型的军舰“跟随”左右。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航母军港也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进港的航母,还有其他各类型的军舰可都是“大胃口”,燃料要喝饱,弹药要装足,谁“饿”了都发挥不出战斗力。航母军港能以其充足的“粮草”,让各类军舰“吃饱喝足”。航母军港还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医生”。航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了“病情”,就要回“家”“治疗”。航母军港以其高超的“医术”保障航母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⑤航母军港,真是航空母舰温暖的“家”啊!

(选自《学与玩》,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