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①第2自然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
②第3自然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①正午时分,火红的太阳正无情地炙烤着撒哈拉沙漠。在这片气温近 60℃的土地上,一只倒霉的苍蝇不幸被晒晕了,软软地跌落在沙粒中。 忽然,几粒银色的“水滴”冒了出来,它们丝毫不受高温的困扰,迅速聚集到苍蝇身边,将这个倒霉蛋当作猎物拖走了。
读到这里,我想:这些银色“水滴”是什么呢?它们怎么不惧高温? |
②这些银色的“水滴”就是撒哈拉银蚁。 它们的身形并不奇特,然而浑身银光闪闪,像是身穿铠甲的中世纪骑士。
③为什么这些小家伙不惧高温?
④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银蚁身上覆盖着排列有序的细毛。 这些细毛并非像头发一样的圆柱形,而是更像一根根“三棱镜”——细毛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每个面都可以有效地反射来自不同入射角度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 一只浑身反光的蚂蚁,看起来可不就是银光闪闪吗?除此之外,这种细毛还能通过向外辐射红外光来散热,让银蚁在沙漠中不被晒伤。
⑤除了反光和散热这两大“盾牌”外,撒哈拉银蚁还有一样秘密武器——速度。 它们的爬行速度大约是0.8米每秒。如果以人类的体型来计算,就是大约450千米每小时的超高速。
⑥这样,撒哈拉银蚁就可以在酷热的中午“错峰出行”,避开沙漠蜥蜴等天敌,顺利进行自己的觅食之旅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