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阅读真题60篇】小语六上 57.吴起守信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②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③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④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②止:留住。③俟(sì):等待。④宜:应该。
赵普读书(节选)
普少①习②吏事,寡③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④ , 阖户⑤启箧⑥取书,读之竟日⑦。及次日临政,处决⑧如流⑨。
【注释】①少:年少。②习:熟悉。③寡:缺少。④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⑤阖(hé)户:关门。⑥箧(qiè):小箱子。⑦竟日:整天。⑧处决:处理决断。⑨如流:如流水一般。
孙权劝学(节选)
初,权谓①吕蒙曰:“卿今当涂②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③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④ , 见往事耳。卿⑤言多务,孰若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⑦!”
【注释】①谓:告诉。②当涂:当道,当权。③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④涉猎:粗略地阅读。 ⑤卿:这里指吕蒙。⑥孰若:谁比得上。⑦吴下阿蒙:居处吴国一隅的吕蒙。比喻学识尚浅。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① ,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②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③炫卖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⑤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②处子:安顿儿子。③贾人:商贩。④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①。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②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③ , 诘曰:“吾适④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⑤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⑥ , 延⑦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 ①葺(qì):修理房屋。②妻子:妻子和儿女。③诟:责骂。④适:指女子出嫁。⑤何以:凭什么。⑥旦日:第二天早上。⑦延:请。
读书须有疑
【宋】朱 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选自《训学斋规》)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①之皮,径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释】①方尺:一平方尺。②的:靶心。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 , 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①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 , 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翅水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速:立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