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宋声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和塑料的关系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亲密”。除了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塑料制品,塑料还会降解成直径从

0.1厘米到5000微米不等的塑料微粒。这种塑料微粒,就是人们所说的“微塑料”。关于微塑料的研究最早集中在海洋,但近年来,海洋生物的体内、数千米深的海底、漂浮的空气中、40%的食物中,都被检出了微塑料。2022年,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和活人肺部检测到微塑料。微塑料已经出现在地球表层的各个地方,被科学家比喻为全球性的“瘴气”。

【材料二】

微塑料,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聚合物,通常以碎片、纤维等形式存在。由于尺寸小且更易进入生物体内,吸附和转移其他污染物的能力也更强,所以进入地球循环系统后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比大块塑料更大。微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巨大,据估计,海洋中约有

3.5万吨微塑料,占比超过总塑料垃圾数量的55%和重量的72%;二是浓度高,在过去40年中,北太平洋中部洋流中微塑料的浓度升高了两个数量级,而表面的塑料垃圾浓度则没有显著变化。

微塑料来源还得追溯到人类身上,自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之后,大量的废弃塑料被滞留在自然环境中,而在物理破碎以及一些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下,塑料破碎降解为极小的塑料颗粒,从而通过自然循环进入人体。另外,近年来不少工程塑料产品的使用,比如汽车制造、通用电子产品、化工工艺设备等,更是直接加剧了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程度。

【材料三】

【材料四】

据推算,全世界平均每分钟会售出100万个塑料瓶,每年平均售出5000亿个塑料瓶。这些塑料瓶最后去了哪里? 统计表明,全球32%的废弃塑料瓶未被回收利用,最终被遗弃在陆地、河流、海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饮料瓶押金计划是对可能存在污染的产品收押金,在产品或残留物被送回到回收系统时退回押金,以避免废弃物污染环境。可以用押金或环保基金来建立自动回收机,通过使用自动回收机将瓶子和易拉罐分开回收,回收过程中饮料瓶不会受到家用垃圾桶中其他垃圾的污染。这样,饮料瓶可以在一个封闭的循环中被回收制成新的瓶子和易拉罐。

通过饮料瓶押金计划,人们几乎可以100%回收饮料空瓶。其他任何废弃物回收系统都无法达到如此高的回收率。 目前,全球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押金制回收饮料瓶,由此全球每弥年可以回收约400亿个饮料包装物,包括矿泉水瓶、易拉罐、玻璃瓶等。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城布设立了自动回收机,如北京、上海等。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塑料直径小于 5 毫米,通常以碎片、纤维等形式存在。 B、微塑料最早是在海洋中被研究,如今已出现在海洋外的其他地方。 C、饮料瓶押金计划,可做到全部回收饮料空瓶,成效显著。 D、封闭式循环回收机制,可有助于降低饮料瓶被污染的概率。
(2)、为什么说微塑料的危害比塑料还大? 
(3)、如果学校任命你为环保宣传大使,你会如何介绍饮料瓶押金计划?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小题

2050年,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①科学家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现在升高0.5至3摄氏度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对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六个地区的1103个动植物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这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跨国合作研究。

    ②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点。据保守估计,这些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失15%至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温升高,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像哥斯达黎加的小丑箭毒蛙、墨西哥的囊鼠和欧洲的灰喜鹊等珍稀物种很可能将从地球上消失,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也将越来越少。

    ③在澳大利亚接受研究的24种蝴蝶中,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护区内,受保护的60%的生物物种有灭绝的危险。在占巴西总面积五分之一的巴西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163种树木中将有70%以上的树种灭绝。其中很多植物是该地区特有的稀有品种。科学家们预计,在该地1700到2100个植物物种中,39%到48%的物种将在未来50年内消失。

    ④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几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大地区的动植物。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四分之一的鸟类和11%到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特有鸟类红交嘴雀,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加危及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

    ⑤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区的动植物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在该地区接受研究的 1870种动植物,三分之一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在许多庭院花卉的家乡——南非,研究的300种植物中的三分之一将要灭绝,包括该国著名的山龙眼类花卉。

    ⑥负责此项研究的英国利兹大学的克莱斯·托马斯教授表示“当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他们都希望能最终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没有得出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事实远比我们想像的要严重得多,我们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低估了生物物种面临的残酷生存环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

杨志峰

①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生态系统:湿热的雨林、广袤的海洋、寒冷的苔原,还有时常寒风凛冽的高耸山脉和四季分明的温带平原,为诸多的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但几乎没有哪个生态系统能够像湿地一样,以狭小的面积,孕育了如此众多的生命。

②顾名思义,“湿地”就是富含水分的湿润地方。广义的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还是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以及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而狭义的湿地则仅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且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

③即使按照最为宽泛的定义来划分,湿地在地球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也只有大约6%。它们可能是天然形成,也可能由人类活动所塑造。但就是这些只占地球表面积很小一部分的区域,却为全球大约20%的生物提供了居所。栖居于湿地的野生动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繁多,以至于湿地成为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④当我们走近湿地,我们可以领略到栖息其中的动物们的独到生存智慧。黑鹭会将自己的翅膀围成伞状来遮住阳光,使想要寻找阴凉的鱼落入陷阱;丹顶鹤演化出修长的双腿,使它们可以在沼泽地带跋涉和觅食;弹涂鱼独特的身体结构,使它们可以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如果有幸观察这些生活在湿地里的生灵,相信你会不由得感慨演化的力量留在它們身上的印记。

⑤而在滋养生命的同时,湿地也发挥着调节水分平衡和净化水体的功能。湿地如同天然的海绵,在洪水来临时充分蓄水,削减洪峰;在干旱的季节则成为重要水源,补给河川和地下水。而且,不同于河流,湿地里的水流较缓,使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渐沉淀下来,通过化学转化、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富集等途径去除污染物,从而有效地净化水质。这种全方位的调蓄和净化能力,使湿地扮演着“地球之肾”的角色。

⑥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许多多的湿地特别是天然湿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围填海、城市扩张和工农业活动,都在挤压着本已不多的湿地;而在一些湿地周围,过度排放的污染物也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令“地球之肾”面临“坏死”的命运。但如果某一个湿地系统完全退化,栖居于其中的动植物,还有巧妙的食物网,以及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也会随之永远消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呵护脆弱的湿地系统,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里需要认真审视的任务。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02期)

阅读《文房四宝》的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文房四宝

①“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笔、墨、纸、砚为文房所用,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南宋初年,陆游甚至把“文房四宝”叫做“文房四士”:“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士”品类繁多,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②毛笔,据说是秦朝大将军蒙恬创制的。实际上,湖南长沙楚墓中就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毛笔。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曾出土几乎是一整套文房四宝,除了以简代纸外,笔、墨、砚均全,这是汉文帝时的产物。毛笔的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健两类,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尖,指笔锋如针;齐,指笔毫齐整;圆,指笔头吸水饱圆;健,指富有弹性。毛笔产地,唐宋时期,以安徽宣州最出名,所产紫毫笔,为无上佳品。“千金求买市中无”。明清以后,为浙江湖州所产的湖笔所取代,并且相沿至今。

墨的出现很早,《述在书法墓》上说:西周“郡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的墨是颗粒状的,磨时放在凹形砚池上,用一个扁圆形的砚石,压在墨颗粒上加水磨细。后代的墨确是提烟所成,可分为油烟墨、漆烟墨、松烟墨,分别以桐油、生漆、松枝所烧的烟熏加黄明和麝香、冰片等制成。南北朝时河北易州墨就很有名,又以奚氏出品为最佳,五代时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避乱到徽州,改进了先前的制墨方法,制成“新安香墨”,新安即徽州,这就是徽墨的源头。徽墨的特点是“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施以五彩,精美异常。

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麻制的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材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棉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墨水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⑤砚,西汉时即已使用,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端溪,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取河泥,反复淘洗,过滤,烧制成砚。

⑥文房四宝不仅有使用价值,也是融汇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品。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毒的动物为什么自己不中毒

①自然界身怀剧毒的动物很多,如箭毒蛙、水母、蝾螈、毒蛇等,毒素是它们保护自己或者捕获猎物的武器。那么,这些动物是如何避免被自己的毒素所伤害呢?它们有两种避毒策略:一是隔离存放,二是进化出抗毒性能。

②射炮步甲、水母和毒蛇都采用第一种策略。在射炮步甲体内,有两个分别独立的腔室,各盛放着一种化学物质。当甲虫受到威胁时,两个腔室的阀门同时打开,两种化学物质喷出并结合在一起,瞬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高温喷雾。水母身体中有刺细胞,把毒液安全地包裹在刺细胞里的刺丝囊中,刺丝囊发射刺丝,将毒液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而毒蛇则把毒液储存在头部的一个隔间中,这个隔间只有一个出口——牙齿,当它咬住猎物时,毒液从牙齿流入猎物的身体中。

③毒蛇也采用第二种避毒策略:自带生化抗性。例如,响尾蛇就会制造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血液中的毒素结合,消除毒性。箭毒蛙是剧毒之王,有的箭毒蛙一只所含有的毒素可以致10个成年人死亡。它们的毒素并非自己产生的,而是来自它们猎食的小型动物,如螨虫、蚂蚁。这些动物体内含有一种叫“生物碱”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箭毒蛙体内累积,并在它捕猎时释放到猎物体内。那么,为什么箭毒蛙不会中生物碱的毒呢?我们可以把生物碱能影响的生物分子想成一个锁,而生物碱是一把钥匙,当用这把钥匙开锁时。会启动一连串的生化反应,导致生物体瘫痪、休克,最终死亡。但是,如果你换了一把锁,原来的钥匙也就失去了作用,而箭毒蛙就是自身的基因发生了改变,相当于换了锁。以至于生物碱无法开启以上的生化反应过程。

(选编自《百科新说》,有删改)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2024 年,文旅行业成为了热点话题,小元对此很感兴趣,收集了一些资料。

材料一:

刚刚过去的暑期(7~8 月),文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多个出游平台 发布的数据显示:暑期各地多措并举增加优质供给,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 断增多,满足了游客大众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在带动市场热度持续 攀升的同时,催生出更多增长新亮点。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以及相关设施完善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 “China Travel ”(中国游)。携程数据显示,暑期来华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约 七成,新的热门入境城市重庆、张家界、丽江等入境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超 30 倍;县域市场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102%。

县域旅游成为暑期出游的一大亮点。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7~8 月,四、 五线城市及下辖县酒店预订量较暑期前环比增长 113%,同比增长 24%。

(整理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紧随“尔滨”出圈,各地文旅系统你争我抢,承包了 2024 年的新一波“热 搜”:多地文旅局长带队奔赴哈尔滨展示自家旅游特色,“花式揽客”;河南、 河北文旅账号频繁发布宣传视频,被网友调侃为“题海战术”;湖北文旅在线“摇 人”,请明星为家乡文旅扛大旗……各地文旅宣介百花齐放,逐步成为一场罕见 的“全民总动员”。

赶时代潮流、应群众所需,“花式破圈”的文旅工作者们,正搭上新时代互 联网“快车道”,争相把互联网流量转化为地方发展红利,助力当地文旅市场热 起来、火起来、旺起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文旅宣介的新气象,不仅打开了各地 文旅同台比拼、良性竞争的新格局,更打响了 2024 年中国经济的“当头炮”,展现出别样的脉动与活力。

(整理自“半月谈网”)

材料三:

“新中式”一词延伸到旅游领域,以参观文博场馆、探访古城古镇、参与传 统文化活动、观赏非遗技艺、体验汉服妆造、购买国潮文创等为主要玩法。“新 中式”旅游火起来的背后,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厚积淀。

从“博物馆里过节”,到“必须要去古城古镇打个卡”,再到“穿着汉服去 簪花”……如今,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活泼时尚的方式被激活。在目的地游中,“新 中式”旅游,成了被很多游客挂在嘴上的热词。

文旅市场掀起的这股“新中式”热潮,体现了旅游消费者从欣赏者、观光者 向体验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这些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 入大众生活。这种深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旅行方式成了新的旅游形态和消费需 求,也为文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新中式”热潮也体现了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钟爱和自信。 “Z 世代”(指 1995 年至 2009 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 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作为 潮流与时尚的代言人,一向以新奇、小众、兴趣社交为常见需求,他们更加愿意 为了“喜欢”而买单。“新中式”旅游的兴起,反映了年轻人对旅游消费的重新 定义——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购,也不是概念化的“诗和远方”,而是在游历中 去寻找、捕捉与传统文化的共鸣。

“新中式”旅游若想保持热度不减甚至持续升温,就需要寻求续航能力持久 的“助力器”,比如科技的力量。放眼望去,吸引力爆棚的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创新,以及现代科技的能量注入。数字化、多媒体等新技 术、新手段,将文化底蕴与历史文物有机融合起来,很多博物馆都采用了虚拟场 景、裸眼 3D、触摸屏等数字化技术,运用声、光、电等手段,通过互动体验、 游戏等形式,让参观者感受传统文化与科技范儿的完美结合。

“新中式”热潮的“热”,还往往因为其美妙的体验感和深入的参与度,这 就需要传统文化在大众化的推广过程中,加入更多的创新和改良。比如严格意义 上来说,眼下走红的古风漆扇制作,大多是基于非遗大漆工艺开发的一种现代创 新工艺。由于大漆工艺难度大,使得这一行当非常小众,而如今改良过的漆扇制 作则非常简单易行,成为年轻人的“网红”玩法。

(整理自《河北日报》)

材料四:

在数字化浪潮下,虚拟现实(VR)技术正与传统文旅产业深度结合并加速应 用,丰富了游客体验。沉浸式体感仿真技术搭配可穿戴设备,可以使人在虚拟场 景中与人或物互动,让游客“身临其境”。

除了 VR 技术,沉浸式文旅场景也离不开 8K 超高清视频技术的助力。利用这 种技术,沉浸式文旅场景中的画面能够得到更加清晰的呈现。

比如,“深空未来”沉浸式项目将超大屏 8K 投影应用于三维立体空间,可 以精准呈现名画《最后的晚餐》每平方毫米的微小细节,让游客仿佛来到 15 世 纪末期意大利米兰的圣玛丽亚修道院,从画作的“旁观者”变为“画中人”。

“数字赋能增加了文旅服务的智能化、趣味性和互动性。”上海交通大学中 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熊竞说。

融合数字技术的文旅项目可以让游客脱离被动接受的讲解、走马观花式的打 卡,转为主动探索、沉浸体验,从而开启一场前所未有、充满魅力的文化之旅。

(整理自《科技日报》,有修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