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三上 58、诚实童子
卖柑者担筐入市,数柑坠于地。 一童子在后见之,急拾柑以还卖柑者。 卖柑者曰:“童子诚实,可嘉也。”取二柑报之。 童子不受。
①卖柑者担筐入市( )
A. 肩挑,扛 B. 担任
②童子诚实,可嘉也( )
A. 善,美 B. 嘉奖
夔①有一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菱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②。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注释】①夔(ku【):我国见谐记载最平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②乐正:古代宫名,负黄音乐寧务的官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①舟中坠于水,遽(jù)②契③(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④。”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⑤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⑥乎?
【注释】①自:从。②遽:立刻,急忙,马上。③契:用刀刻。④坠:掉下去。⑤而:但是。⑥惑:迷惑,糊涂。
学者有四失①
ㅤㅤ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② , 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失:过失,缺点。②多:贪多。③止: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① ,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②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③炫卖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⑤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②处子:安顿儿子。③贾人:商贩。④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②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③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粗饭:粗茶淡饭。③待:等待。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①之皮,径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释】①方尺:一平方尺。②的:靶心。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