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注释】①文首:头部有花纹。②其鸣自詨:它的鸣声是呼叫自己的名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甚矣,汝之不       ②惧其不

③有鸟焉,其如乌      ④以于东海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土石何  有鸟焉,状如乌 B、河曲智叟亡应  堙于东海 C、河曲智叟笑止之  溺不返 D、虽我死   常衔西山木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乙】的意思,这个成语是:
(5)、试分析愚公与精卫精神的相似之处,两则故事共同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朴素的思想?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