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集团2017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已而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 , 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会稽韩性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②陇:田埂。③诸:许多。⑤辄:总是(常常)、就。⑥已而:不久。⑧曷:通“何”,为什么。⑨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⑩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⑪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⑫会稽:地名,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⑬韩性:人名。⑭事:服侍、对待。⑮被:通“披”,这里是穿,戴的意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窃入学 , 听诸生诵书/过中不至,太丘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冕因 , 依僧寺以居。/与人期行,相委而(《陈太丘与友期行》) C、已而复初/知之者不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D、冕买白牛架母车,被古冠服随车后/有朋远方来(《论语十二章》)
(2)、下列选项中划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不同的—项是(    )
A、弈秋,通国善弈者也——《学弈》 B、择其善者而从 C、暮归,忘其牛,父怒挞 D、学而时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②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4)、本文记叙了王冕的哪几件事?王冕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称赞的?你读后有怎样的启示?
举一反三
【会文人雅士】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是日,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 , 半山嘄呼,乃余苍头同山僧七八人,持火燎、䩺刀、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缘山叫喊耳。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 , 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吾辈匿笑不之语。谢灵运开山临澥,从者数自人,太守王绣惊骇,谓是山贼,及知为灵运,乃安。吾辈是夜不以山贼缚献太守,亦幸矣。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卷五)

【丙】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 , 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 , 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 , 我亦是行人。

【注释】①武:半步。②嘄(jiào):呼喊。③苍头:奴仆。④火燎:火炬。⑤䩺(wēng)刀:插在靴筒里的短刀。⑥更定:晚上八时左右。⑦钱穆被贬赴任途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父:男子美称。⑧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⑨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⑩筠:竹。⑪颦:皱眉头。⑫逆旅:旅舍,旅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