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四川省内江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三中提到“古以言为功者多”,而东汉末年孔融《临终诗》却写道“言多令事败”。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谁都承认,读书是一项高雅有益的活动,它能使人精神富足催人向上;谁都知道,读书又是一项渐趋式微的活动,手不释卷已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为了让读书重新成为一种时尚,前些时候英国影星艾玛·沃特森将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地铁的任一角落,并在书里夹有一张留言条,以此来推广地铁阅读和全民读书;不久之前黄晓明等一批中国演艺界文化界人士也在北上广等城市发起了中国版的“地铁丢书”活动,以期唤醒人们的读书意识。对这一活动,有人点赞,有人响应,有人追随;也有人吐槽,有人质疑,有人大泼冷水……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明确;②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改变了人类出行方式的亨利·福特曾说过,“在汽车出现前,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他们的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马,而绝不会是一辆汽车”。
一位客人到主人家拜访,见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又堆有柴薪,便对主人说:“您应将烟囱改为弯曲的,并将柴薪搬到远处去,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不予理会。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邻居们共同抢救,幸而将火扑灭。于是,主人杀牛摆酒,对邻居们表示感谢,在救火中烧伤的被请到上座,其余则按出力大小依次就座,却没有请那位建议他改弯烟囱的人。有人对这家主人说:“当初要是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有火灾,如今论功请客酬谢,为什么建议改弯烟囱、移走柴薪的人没有邀请,而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才是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将那位客人请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将自己的书贴上特定标签或写上几句话投放到公共场所,如咖啡馆、地铁或公园内的长凳上……无偿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这就是“漂流书活动”。
有人认为,这种播撒书香的方式好似以前的“漂流瓶”,给人一种神秘感和浪漫情调;有人认为,微信QQ等各种社交软件的发展可以加速图书漂流活动的普及,让读书不再孤单;有人认为,诚信自律是漂流书能否持续漂流的关键……对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思考和认识?请以“我看漂流书活动”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合理论证,不少于700字。
(二)每一位主人都希望自己的书被人带走,想象着它进入另一些人的世界——和他们发生各种奇妙的联结。这样,一本流动起来的书,便有了它的故事,书的生命或人的生命,都可能由此变得不再平淡。请发挥想象,以“漂流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有形象,有情节,不少于700字。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盐铁论》)
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
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④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请选择其中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