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甲】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黔敖:齐国富商。②蒙袂:用衣袖蒙着脸。辑屦:身体沉重迈不开步的样子。③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④奉:同“捧”,端着。⑤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喂。⑥惟:因为。⑦从:跟随。⑧微与: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乙】

秦西巴纵麑

鲁之贵人孟孙,猎得麑 , 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见其哀,纵而与之。麑随母而去。孟孙怒曰:“吾猎得麑,尔纵之,何也?”秦西巴曰:“但不忍耳。”孟孙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秦西巴以一麑而不忍,又安能亏吾子乎?”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①麑(ní):小鹿。②秦巴西:是孟孙的家臣。③太子傅:太子的老师。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至于也       微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B、从而焉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C、纵而与      呼尔而与 , 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D、孟孙秦西巴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之。(《曹刿论战》)
(2)、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第①句限断三处,第②句限断两处)
①其 嗟 与 可 去 其 谢 也 可 食。
②夫 秦 西 巴 有 罪 于 君 今 以 为 太 子 傅 何 也?
(3)、你最喜欢上面甲、乙两文中的哪一个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4)、如果从上面文言文中选一篇与屠格涅夫的《乞丐》《白菜汤》组成一个阅读单元,你认为哪一篇更合适?请结合各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周少从陈孟贤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 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

【注释】①牣:满。②铨曹:吏部官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理,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许衡,字仲平。幼有异质,七岁入学,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宋濂《元史•许衡传》)

【注】①日者:算命先生。②王辅嗣:王弼,字辅嗣,三国曹魏经学家、哲学家。③揆:揣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