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山水小品是文人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审美情思,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阅读时可以按照赏景、赞景、融景的方法来阅读。

(甲)

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游斜川并序(节选)

【东晋】陶渊明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 , 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 , 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旁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 , 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注释】①这是诗人陶渊明所写的诗《游斜川》的序文,写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诗人当时年已五十岁。斜川:地名,位置不详。②邻曲:邻居。③曾城:山名,在庐山北。曾同“层”。④鲂(fáng):鱼名。⑤南阜:南山,指庐山。⑥灵山:指昆仑山最高处的曾城,又叫层城。⑦疏:有条理地分别记载。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夕日欲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长流 
④有爱
 
(2)、山水无言,而美在字里行间。请选择你喜欢的欣赏角度,从甲、乙两文中各挑选一个句子,共赏自然山川之美景。

欣赏角度:

①视角多样:早与晚、昼与夜、春与冬,皆成风景。

②生机无限: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尽在短文的字里行间,动植物都是生机勃勃的。

③细节生辉:美感就在某个字眼里,美感就在句子细微之处。

④多种感官:风景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碰,更可以用心感受。
⑤色彩丰富:山色葱茏,花卉灼灼,其实云雾、夕阳、落叶有各自的颜色。

⑥……

(3)、都是写山水风景,(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
举一反三
我国古代有不少亲近乡野的文人,文学社的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诗文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选自陶渊明《饮酒》(其五)]

【乙】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西或十有八尺而赢,或十有三尺而缩,插竹为篱,如其地之数。埋五石瓮 , 潴泉为池,植千叶白芙蕖 , 又杂植木之品若干,草之品若干,名之曰东篱。翁日婆娑其间,其香以嗅,其颖以玩,朝而灌,而锄。

(节选自陆游《渭南文集》)

【注释】①茀(fú):指杂草丛生。②瓮:一种盛水的陶器。③潴(zhū):积聚。④芙蕖:荷花。⑤颖:嫩芽。

【丙】折桂令·叹世(其二)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注释】①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②孟光台:隐士名。③倒大:极大。

【丁】陶①一日谓马②曰:“君家不丰,仆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为常! 为今计,卖菊亦足谋生。”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曰:“仆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注释】①陶:陶生,寄居于马家,善治菊。②马:马子才,顺天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