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伊犁凿井

纪昀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①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②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③不谬。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④。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⑤以就流水。余作是地杂诗,有曰:“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到花畦。"记其实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佐领:地方官员。②绠(gěng):绳子。③灼然:明白清楚的样子。④格物:推究事理。

⑤卜地通津:选择了渡口为城址。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怪者也 志:记载 C、其远而无所至邪 极:尽兴 D、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前三句话以对比的形式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起来音律流畅。 B、本文意境壮阔,成语“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就出自本文。 C、庄子借鲲鹏的寓言,意在说明世间万物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富含哲理。 D、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宏大形象。
(4)、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B、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C、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D、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举一反三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单。

三游洞序

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山自通州司马授碗州长史。又明年春, 各祗命“之那,与知退僧行。三月十日参会于爽陵。盟日,微之反梓送予至下牢成°。

又盟日,将别末恐,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含梓进,银步入缺岸。初 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A]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艾芜刈腑,梯危绝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 迹 ,[B]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且。自未讫戌9,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 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 几乎?如之何俯通津0,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 岂独是哉,岂独是哉!”

(选自《古文鉴赏词典》,有删减)

百度能帮助我的

百度无法帮助我的

[搜索释义]①微之:指作者好友元稹,此时 与作者均被贬官。下文“知退”指作者弟弟。 ②祗命;遵命。③下牢戍;地名。④垂幢:下 垂的旗帜。⑤芰芜刈翳:割杂草,除障碍。⑥ 自未讫戍;从未时(下午1-3点),到戌时(晚 7-9点)。⑦俯通津;指三游洞和渡口相通。

⑴ [琢磨意味]参照示例,联系上下文,简析文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一句背后的意味。

[示例]策步:“策”指鞭打驱策。“策步”暗

含三人酒后听到泉声迫不及待靠岸寻景的欣 喜。

{#blank#}1{#/blank#}

[翻译句子](略)

⑵ [想象意趣]选择[A][B]句中的一项,发挥想 象,描绘画面。{#blank#}2{#/blank#}

⑶[推敲意蕴]文末作者和知退“长太息”的到 底是什么?联系全文,简述你的推断。{#blank#}3{#/blank#}

[获得定义]

山水文学: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素材的 文学作品。

⑷[理解意义]对古代文人而言,山水到底意味 着什么?用一个词或短语来概括你的理解,并从备选内容中选择所需内容(至少两篇)加以 阐述。

提示:理想境界;心灵的显微镜……

备选:《三游洞序》《山中留客》《望洞庭湖 赠张丞相》 ……

附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