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5※3单元归纳复习 小语五上 课文理解

感受爱国情怀,完成思维导图。
举一反三
(一)

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二)

1917年,周恩来中学毕业。在同学和师友的帮助下,他筹到一笔赴日本留学的经费。出国前,他回到母校,与老师、同学话别。他给同学写下的临别赠言是“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他还写有“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著名诗篇,抒发救国抱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