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1年历史河南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兴办实业大事年表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

1880年,中国第一家近代船坞——天津大沽船坞建立。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煤矿投产。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建成。

1885年,中国最早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开设。

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成立。

材料二:李鸿章建立和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近代军事的垄断,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还聘请外国的军事科技人员、创办近代军事学堂及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等。此外,他还建立了一支用西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北洋水师,改变了清朝军队专恃刀弓矛箭、帆篷舟楫的落后状况。1874年台湾保卫战,中国军队坚守台湾八个月,迫使日本退兵;1876—1878年,收复新疆战争的胜利;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镇南关大捷,也都得益于军事工业提供的新式武器。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方向。
(2)、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的军事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据此,你认为其兴办洋务,最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什么?
举一反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 
——《清史稿》
材料三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四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全传》
材料五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召唤着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鞭策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张德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014年3月1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魏源“制驭外夷”的主张是什么?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二说明其结果。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3)结合材料四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是以什么事件作为开始标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材料二: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经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