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慧望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诗词是中国人一直根植在灵魂和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当身处喧嚣的闹市,我们不禁向往陶渊明《饮酒(其五)》中“ ,”的悠然自得;当置身广阔的沙漠,我们总会想起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雄浑壮阔;在责任与担当面前,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勇于面对挑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陷入怀才不遇的迷茫时,我们用杜牧《赤壁》中“,”告诫自己机遇造人,不骄不躁,静待时机……
“和”的内涵 | 相关诗文 |
人我和睦的人际和谐观 | 便要还家,①{#blank#}1{#/blank#}。(陶渊明《桃花源记》) |
物我合一的天人和谐观 | 隔篁竹,②{#blank#}2{#/blank#},③{#blank#}3{#/blank#},心乐之。(柳宗元《小石潭记》) |
政和民平的仁政和谐观 | 白居易通过“半匹红纱一丈绫,④{#blank#}4{#/blank#}”(《卖炭翁》),揭露底层人民困苦不堪但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仁政的期盼。韩愈借千里马“⑤{#blank#}5{#/blank#},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抒发有才之士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不平和悲愤。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各安其位、各尽其材,社会才能更和谐,人民才能更和顺。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