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故事会】班级要举行“孟子笔下的大丈夫”主题故事会,小语想为同学们讲述以下故事,请你帮他完成准备工作吧。

【甲】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单于)欲因此时降武。律谓或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思,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 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选自《汉书·苏武传》   有删减)

【注释】①武:苏武,西汉大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方获释回汉。②律:卫律,原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③相坐:连带治罪。④拟:比划,用兵器做杀人的样子。⑤弥山:满山。⑥窖:收藏东西的地洞。⑦旃(zhān)毛:毡毛。

(1)、讲故事前要疏通字义,根据以下提示,帮小语解决疑难字词吧。

联系语境

(1)“膏”在字典里的义项:①脂肪。②指灯油。③(形容词)肥沃。④(动词)滋润。

空以身膏草野(填序号)

温故知新

(2)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畔主背亲:

同义推测

(3)关于“益”的成语有“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单于愈益欲降之:

(2)、讲故事时为了吸引听众,需要设计人物的语气语调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参照示例,为画线句设计预讲方案。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设计示例】

“数万”“弥山”突出卫律享有的人力之多,用强烈的语气进行讲述,“富贵如此”语调上扬,体现卫律的自得之意,突出卫律极其看重名利。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我的设计:

(3)、故事会的主题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苏武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吗?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作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