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林小学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三四单元测试卷

中国书法

①今天,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一种独特的艺术一书法。

②书法艺术____与写宇有关,____不等于说将宇写得好看一些就是书法艺术了。汉字书写的形式有很多种,早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叫甲骨文,后来镌刻在青钢器上的铭文叫金文。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也随之统一,那叫小篆。汉代以后又有隶书,后来在求书的基础上产生了楷书、行书、草书。其中行书和草书是人们平时很喜欢的书法形式。

③中国出现书法艺术,(得力  得意)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独特  奇特)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条件。一是毛笔。毛笔的发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基础。由兔毫、羊毫、狼毫等做成的毛笔,(柔弱  柔软)而富有弹性,可以产生丰富的变化,为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④书法是线条艺术,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那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流动的气脉是书法的灵魂。

⑤例如,中国书法所说的“一笔书”,____说一笔写成,____一气相连。外在的笔迹可以是缺断的,但内在的气脉不能断,内在气脉断了,就没有了生机。

⑥“一笔书”的提侣者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的存世名作《鸭头九帖》,就是气脉不断之作,一气啊成,气韵流荡,线杀之间时断时连。我们读这样的作品,(无时无刻  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它内在的线条所抓住。

(1)、划去短文中不合适的词语。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短文中的横线上。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与其…不如…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书法艺术,分别从哪几方面进行介绍?
(4)、毛笔的发明,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基础,这是因为
(5)、短文第①段中的加点字“稍”可以删掉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材料三

向塑料宣战

①随着化学工程师逐渐摸索出低成本的制造技术,塑料迅速遍布地球。仅短短个世纪,全球塑料产量从每年200万吨激增至2016年的(3)4亿吨。美国科学杂志《科学进展》估计,到2017 年7 月人类已至少生产了 83亿吨塑料。不幸的是,其中只有9%被回收,12%被焚烧,其余的都被丢弃在大自然中。

②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人类每年制造的垃圾中,有10%被倒进海洋。2015年刊发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在2010年有480至1270万吨塑料倒进了海洋。

③每年 1270万吨是什么概念?在你从本文开头阅读到这句话的时间里,大约有30吨塑料垃圾入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重量可能在2050年超过鱼类。

④在大洋中心,洋流制造了广阔的垃圾带。令研究人员惊讶的不是垃圾带的面积之大,而是太小。所有垃圾带加在一起“仅仅"包含了几十万吨垃圾。人类倾倒入海的数百万吨塑料去哪儿了?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很可能在海洋生物的肚子里。塑料散发出的味道与藻类相似,令海洋生物误以为是美味佳肴,主动捕食。制造了大量塑料垃圾的人类,也因食用海产品而无法摆脱误食垃圾的命运。

⑤“摄取”塑料的途径不只有食物。2018年3月,美国科研人员检测了来自9个国家、11个知名品牌的250瓶瓶装水,其中93%含有塑料微粒。美国非营利性新闻机构OrbMedia委托研究机构对各国的自来水进行了150多次检测,结果在83%的自来水中检出了塑料微粒。

(选自《塑料之战》)

植物也会“出汗”

在早晨红霞满天,旭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或者在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的时候,你要是注意观察一下生长在比较潮湿地方的植物,就会发现在叶子的尖端或边缘,有一滴一滴的水珠淌下来,好像人出汗一样。这可不是露水,露水是布满整片绿叶的,挂在叶尖和边缘的水滴,是绿叶在吐水,是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水。

植物为什么要吐水?怎样吐水?我们就来看看这里面的奥妙吧!原来,叶片的尖端和边缘长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叫作水孔,水孔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养分的线路相通。植物体内的水分,可以不间断地从水孔中排出体外。为什么有时叶片上有水珠,有时又见不到呢?这是因为当外界温度比较高,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从水孔中排出的水分很快就蒸发散失了,所以看不见叶尖上有水珠聚积起来。在外界温度很高,湿度又很大的情况下,高温使根吸收水分的作用旺盛起来,而湿度过大又抑制了水分从气孔中蒸散出去,结果造成水分进得多出得少,植物体内过多的水分就直接从水孔中一滴一滴地流了出来。这就是植物的“出汗”现象。

植物的吸水量和吐水量是很大的。一株玉米或向日葵从出苗到结实,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分;小麦要消耗250千克以上的水分;棉花要消耗300千克以上的水分;南瓜要消耗 400千克以上的水分;水稻需水量最大,每生产0.5千克干物质,要消耗200~350千克水。

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留在体内,而99%的水分都被蒸散掉。一株树木,在夏天一天中,散失的水分约是本身植株鲜重的5倍。田间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蒸散的水分,在田间地面蓄积起来,足足有30厘米深。

吐水现象最常见于小麦、水稻、玉米等禾谷类植物,芋头、马铃薯、甘蓝、番茄、金莲花等植物的吐水现象也很明显,木本植物如柳树、榆树也有吐水现象。

在热带森林中,有一种奇怪的树,它在吐水时,滴滴答答,仿佛在哭泣似的,当地居民叫它“哭泣树”。美洲多米尼加的雨蕉也是会“哭泣”的植物。雨蕉的样子很像香蕉,比香蕉树大1~2倍,它的叶片肥大而光滑,浑身葱绿。在温度高、湿度大、水蒸气接近饱和及无风的条件下,体内的水分就从水孔溢泌出来,一滴滴地从叶片上降落,当地人把雨蕉的这种吐水现象当作下雨的预兆。因此,他们习惯把雨蕉称为“晴雨树”。

吐水现象在盛夏的清晨最容易看到,因为白天的高温使根部的吸水作用异常旺盛,夜间蒸腾作用减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