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近期正在广州举办,小元整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分享。

材料一:

10月15日,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开门迎客首日,场馆内人头攒动,来自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采购商在展台前驻足洽谈,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充分展现了“中国第一展”的市场号召力。

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4万个,设55个展区、171个专区。线下展参展企业超3万家,其中出口展企业约2.94万家,比上届增加近800家。现场展出新品115万件、绿色产品104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111万件,均比上届明显增长。从10月15日起至11月4日,广交会线下展将分三期举办,三期展会分别聚焦“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题材,广纳新质生产力。可以说,广交会每一次举办都如同一次全新的出发,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整理自2024年10月16日《羊城晚报》)

材料二:

从1957年成立至今,广交会历经风雨,从不间断。每年春秋两次的线下展,是全球“广交人”的盛大节日。广交会究竟有什么魔力,吸引全球生意人汇聚于此?

广交会历经67载而经久不衰,其奥秘就在于提供了无限商机。在广交会,不仅能让你赚到钱,还能让你快速便捷地赚到钱,因为,这里主打一个“高效”。产品就摆在眼前,面对面交流,还可以现场砍价、提需求,甚至货比三家,很多工厂就在周边的珠三角,有必要还能来个实地考察。事实上,广交会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展示区、生意洽谈平台,它背后依托的是世界工厂——珠三角,以及全球最大制造国——中国。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展会都无法与其媲美的地方,这或许就是广交会的最大魅力所在。

历经多年蝶变升级,广交会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商贸展会,这里不仅能帮你敲开国际市场,还能快速了解技术前沿、把握行业趋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从谈生意开始,随着接触的增多、交流的深入,中国的参展商们与国外客商逐渐从生意伙伴变成朋友。而逛西关、叹早茶、体验地道粤菜,已经成为了国外客商们逛展之余的必备“节目”。来到广交会,走进广州,走到广东,走向中国……“老广交人”对岭南美食、岭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了解不断加深,他们还会极力推荐“新广交人”去打卡体验。一代代延续、一代代传承,广交会这个神奇的展会,在悄然间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整理自2024年10月20日《南方日报》)

材料三:

面向2035年,广州加强大型会展优势,提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博览会”等展会国际影响力,优化全市展馆功能布局,在琶洲、空港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会展综合体。

作为会展之都,广州会展业竞争力指数2022年从全国第三跃居第一,会展业竞争力综合指数连续8年排名全国第一。近年来,广州会展业呈现出韧性强、活力足、发展势头好的特点。2023年办展场次和展览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吸引境外展客商超过205万人次,不断向全球会展业释放“广州引力”。2023年,广州各重点场馆累计举办展览373场,展览面积首次突破千万平方米(1089.5万平方米)。

(整理自2024年10月15日《广州日报》)

附:
2022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总表(节选)

排名城市会展产业
竞争力
会展产业
竞争力
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
1广州79.11328.39581.96478.88472.46168.532
2北京31.53378.00088.98888.03551.60762.705
3深圳55.83330.18873.86884.76038.15657.972
4成都52.97522.44669.78477.11556.43554.931
5上海34.11625.88390.00090.08660.455554.684
6杭州33.15122.47965.82078.24046.77946.919
7南京44.88414.29649.45265.82834.58443.429
8长沙44.59817.77948.31959.39836.05242.451
9武汉42.94210.56740.98064.78633.67540.805
10重庆33.21817.61740.80674.33323.72738.186

​​​​​​​材料四:

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只有广州保持了千年不衰的贸易大港与商业城市的特殊地位,造就了全球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奇迹。从秦汉时期开始,广州就是现今中国境内最大的海外贸易港。15世纪末国际航道发生重大变化,新航路的东、西两线都经过广州。广州是全球经济贸易网络中的枢纽节点,最盛时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商贸优势和市场基因深深根植于城市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之中。

在全球最为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级城市名册中,作为港口城市的伦敦、纽约的建城时间都比广州短,亚洲最大滨海都市日本东京的历史只能追溯到400年前。与广州差不多同时期崛起的意大利威尼斯早已衰落,辉煌一时的荷兰鹿特丹也被众多城市赶超。综观全球,历史超过两千年、从未衰落、今天繁荣依旧的现代化商业城市,也只有广州了。

(整理自王美怡等著《广州千年商都文化的历史轨迹与传承创新》)

(1)、小元分享了整理资料时的发现,其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2024年的广交会扩大了展览总面积,线下展参展企业与现场展出新品均比上届明显增长。 B、广交会最大的魅力,是它集产品展示区和生意洽谈平台于一体,为商人提供了交易场地。 C、相比北、上、深,广州的会展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均有明显优势。 D、广州是全球唯一一个历史超过两千年、从未衰落、今天依然保持繁荣的现代化商业城市。
(2)、小元分享了对广交会的研究,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交会应发挥岭南美食、岭南文化的优势,在会展期间促进旅游业发展。 B、广州应充分利用广交会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打开新兴产业的国际市场。 C、广交会的举办,能够促进广州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机会。 D、随着广交会不断向全球释放“广州引力”,广州经济体量已超伦敦、纽约。
(3)、小元分析了四则材料的内容和作用,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2024年广交会的基本情况,让我们领略到今年广交会的全新面貌。 B、材料二介绍广交会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各地的“广交人”汇聚于此的重要原因。 C、材料三通过表格列数据,直观地呈现广州多年来稳居首位的城市会展业竞争力。 D、材料四介绍广州作为贸易大港和商业城市的历史渊源,展现了广州的历史优势。
(4)、请根据小元整理的材料,总结广州在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方面具有的优势。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鹦鹉鱼的睡衣
      ①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②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③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④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
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⑤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⑥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选自《意林》)

阅读《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卫星数据接收那些事

吴业炜

    ①近年来,我国高分卫星系列、暗物质卫星、量子通信卫星等一系列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传回不少高价值的图片。那么卫星数据是如何从天上落到地面,最后变成人人可以看懂的图像的呢?

    ②想要说清楚这个过程,就不得不提到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站31年来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卫星数据接收。

    ③地面站接收最重要指标是卫星数据接收的成功率。(A)1986年建立以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逐步建成了以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昆明站和北极站为基础的国家对地观测卫星与空间科学卫星数据接收站网,负责20余颗对地观测和空间探测卫星的接收任务,2016年接收成功率高达99.7%。

    ④这么多不同的卫星,各个接收站最远相距数千公里,怎么做到及时接收,并保证这么高的成功率?

    ⑤首先,做好任务规划。每天一早,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任务需求在系统中完成所有资源的分配。如同摄鸟爱好者为了拍到更多鸟类的照片,需要熟悉不同鸟类的习性,规划好拍摄的时间和路线,运行管理系统也需要通过计算卫星轨道,确定不同卫星通过各个地面站的时间,然后根据科学任务安排好地面站的天线、记录和传输等资源。(B)不同的是,摄鸟爱好者只需1部相机,而运行管理系统面对的是5个地面站、20余部天线及配套的记录和传输资源。

    ⑥卫星数据是如何到达地面的呢?这得感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会在经过地面站上空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适合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并发送出去。

    ⑦接下来,就看接收系统的了。在到达接收任务开始时间之前,接收系统就会将天线对准卫星即将出现的方位。当卫星出现并开始发送电磁波信号后,接收系统会对电磁波进行全程锁定、跟踪,这就是为什么接收站的天线在不停转动的原因。同时,接收系统会对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放大、变频、解调等处理,并将输出的卫星原始数据基带信号送到下一个目的地——数据记录系统。

    ⑧这时,卫星数据将完成落地的最后一步:数据记录系统负责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卫星下行信号中,“抽丝剥茧”般提取出卫星基带数据,并如实地进行保存,为后续图像处理或科学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原材料。简单地说,就是将基带数据以“101001111”形式的二进制数据流保存下来。

    ⑨可怎么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呢?记录系统通常会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帮助科学家在数据接收记录的同时对卫星数据的质量进行判断,以便及时对系统工作状态做出判断和调整,保障接收成功率。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质量最直观的质量判断手段是移动窗显示,就是将接收的卫星数据图像进行实时滚动显示,其效果就像通过卫星上的窗口在观察地球。

    ⑩就这样,卫星数据经过不停地变身和处理,最终完整地到达了地面。落地后的数据将通过高速光纤数据传输链路,从各个地面接收站传输到产品处理中心。在那里,卫星数据经过严密的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处理,会变成我们可以看懂的卫星图像,如实地反映不同物体在不同电磁波段下的影像,既可作为导航用的卫星图像,也可用于农业估产、矿藏探测、环境监测等科研或工程用途。

(《光明日报》2017年06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流水的光阴,不变的鲎(hòu)

    “这花开花落一千年一切形状,我还是自己模样。”这是《好春光》中的一句歌词。一千年容颜不改,让人艳羡,而一种貌似“此物只应外星有”的奇异动物——鲎,保持容颜不改又何止是一千年了。

人类发现的最早的鲎化石记录了地球4.45亿年前的鲎的特征。那时候,原始鱼类刚刚诞生,开花植物尚未出现,霸气恐龙尚未登场,而在恐龙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长达6500万年的今天,鲎依然保留着其远祖的基本模样。

    鲎之所以在数亿年间不曾进化,不是因为“装备”已经足够先进,而是由于它的生存环境一直未变,竞争对手寥寥无几,进化成这样就已经可以了,无需再做什么改变。

    鲎属于节肢动物门剑尾目鲎科动物,世界上共有四种,即巨鲎、蝎鲎、美洲鲎和中华鲎。作为昔日望族的最后遗民,鲎的远古近亲,如志留纪的板足鲎早已作古,现代动物中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是蜘蛛和蝎子。

    从外形来看,体长(包括尾部在内)可至60厘米的鲎像一只带尾刺的大型甲虫。其细长的三棱状尾巴让它看起来形象威武。其实,这可以自由转动的“三棱军刺”除了为其身体提供支撑、保持平衡外,主要用途是确保在腹面朝上的情况下翻身这一“高难度动作”的顺利完成。

    鲎的体表覆盖有黑褐色的外骨骼,头胸部背面为圆突的马蹄状,又称马蹄蟹。凭借这覆盖全身的硬质甲胄,鲎不仅可以承受海水的强大压力,而且可以躲过多数捕食者的攻击,在海洋中对它构成威胁的只有鲨鱼和海龟。退潮之时鲎常在沙滩上慢慢而行,但更多的时候营底栖生活,在昏暗的海洋中贴着沙质海底运动或者钻入沙床之中。五对步足保证了其能够在海水中较快速度地行进。

    贻贝、蛤蜊以及水生蠕虫等小型动物是鲎菜单上的主食,但有时也会换换口味取食海藻。鲎的头胸部第一对附肢呈螯状,具有类似小叉的功能,负责把捕获的食物送到嘴边。中间四对附肢即步足的钳状末端内侧生有长刺,负责捣烂食物并最终把美味送入嘴中。最后一对附肢也是步足,末端有几个耙状突刺,可以挖掘沙子和清理身上杂物。

    鲎虽是原始物种,却也会“玩高科技”。鲎的头胸甲侧面生有一对神奇的复眼,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鲎对光有着超强的敏感度。复眼的侧抑制现象让视觉图像的边缘对比度得以强化,并在略去次要内容的同时突显了物象的主要轮廓,保证把重要而精确的信息传入大脑。这一“绝技”让鲎能够感知到很远地方的具体状况,成为它捕食、逃命乃至寻偶的一大法宝。侧抑制现象为仿生学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应用在科技领域,电视成像、宇航摄影得以更加清晰,雷达显示也得以更加敏锐。

    “光阴慢或者不慢,鲎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从远古时代走来被称作“活化石”的鲎,还会以这种古老的样貌走向多么遥远的未来,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盐湖为什么色彩斑斓?

王建萍

①初夏时节,随着气温不断上升,各地盐湖宛如调色板,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种美丽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首先要明确,不是所有的咸水湖都能叫盐湖,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在50克/升以上的湖泊。我国是盐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超过1000个大大小小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

③那么,是什么让盐湖如此色彩斑斓呢?其实,我国98%的钾资源、超过80%的锂资源、50%的硼资源、50亿吨的镁资源都赋存在盐湖卤水中,还有巨量的石盐、芒硝、天然碱、硝酸盐等矿产资源,盐湖可以说是一个个“聚宝盆”。正是由于不同盐湖中含有的离子组合不同,富含微生物也不同,我们才能看到蓝色、绿色甚至棕红色的盐湖。

④盐湖按成因可以分为陆相盐湖和海相盐湖。陆相盐湖主要形成于大陆内部,如青藏高原、内蒙古等地的盐湖;海相盐湖蒸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海湾、浅水台地等。按形成时间,盐湖又可以分为现代盐湖和古代盐湖。如柴达木盆地盐湖一般形成于几十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晚期,属于年轻的现代盐湖;而四川盆地深部的杂卤石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就属于比较老的古代盐湖(矿)。

⑤无论是海相还是陆相成因,盐湖的形成都需要三个必备条件:构造、物源和气候。值得一提的是,盐湖不一定是有湖水的“湖”。合适的构造、丰富的物源,加上持续干旱的气候,导致湖水大量蒸发浓缩,各类元素不断在盆地中富集,经过长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高矿化度的盐湖。如果补给水源消失或减少,盐湖将进一步浓缩,甚至可能形成地表水较少或没有地表水的干盐湖,或者最终埋藏在地下而形成古代盐湖。例如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就是一个巨大的干盐湖。干盐湖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年内绝大部分时间是干枯的,只有潮湿季节才有暂时性的表面卤水。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3日,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四大盐湖分别为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运城盐湖、巴里坤盐湖。察尔汗盐湖是中国青海省西部的一个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由达布逊湖以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等盐池汇聚而成,湖面海拔2670米,总面积5856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注入该湖。

茶卡盐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境内,湖面海拔3059米,总面积154平方千米。该湖湖水富含钠盐,盐层较厚,贴近湖面,湖水已经趋于干涸。湖边有铁路支线连接青藏铁路。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境内,地处中条山北麓,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泊。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

巴里坤盐湖是新疆的著名盐湖,位于新疆东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湖面略成椭圆形,湖面海拔1585米,东西宽约9公里,南北长13公里,总面积117平方千米。

(摘编自“百度百科”)

色彩是沉默鲜活的语言,每一种色彩都是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凝视色彩,探索它的力量和意义。请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色彩,这些色彩的搭配与组合构成了独属于大自然的色彩美学。色彩美学属于美学范畴,主要研究不同色彩之间的和谐、平衡与美感的产生。

    大自然中的色彩美学主要通过颜色的分布和变化,打造出不同的画面和景色。例如,春天,草木开始抽芽生长,绿色逐渐成为春季景色中主要的色调之一。热而,这种绿色并不是单一的,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色彩和色度。淡绿色代表新生的植物,浓绿色代表生机勃勃的生长,暗绿色代表葱郁的林荫和成熟的果实。这些“不同的绿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自然界中的绿色画面。这一画面出现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宁静、平和与舒适的感觉,进而产生美感。此外,在大自然中,色彩的运用可以使不同的景色更加丰富生动。例如,夏季的晴天,透明的天空以及清澈的湖水是蓝色的,阳光和沙滩是黄色的,蓝色和黄色的对比能够让人们更加感受到夏季的美好和丰富多彩。总之,大自然中色彩美学及美感的形成主要基于色彩的分布与组合,而这些分布与组合也正是大自然的可爱之处。

 【材料二】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善干运用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明活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的对比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刷舞台上的戏装,华丽而生动。而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好社会的建签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为了使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柔、墨绿等色的梁杜,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夏天里常给人带来一种清凉感,令人不易烦躁。

【材料三】

    于漪先生在《往事依依》中如此回忆,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其实中国传统色彩从自然万物和天地四时中应运而生,经过文化征途的书写,洒着中华风雅和中国意境。让我们一同去体味诗词里的色彩:“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桃红色,又称“桃夭”,出自《诗经》中的“桃之夭天”,指桃花盛开时的粉红色,古人常用“人面桃花”形容美人的面庞。到了宋代,又有“桃红又是一年春”的说法,桃红色也是春天即将到来的信号,代表了新生与希望。“蜘叶隐未实,累累楚江”,是古代浅黄色的代称,蜘叶是桑叶初生的颜色,有时也用来指代荷叶的黄绿色。由于古人习惯用淡黄色的丝帛做书衣,所以细也是读书人指代书卷的专用词。“如分雁荡群青过,忽扶龙万玉来”。群青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色彩之一,也是古画中常用的矿物色,呈深蓝色,色感庄严、尊贵。在中国文化长河里,青花瓷、印花刺绣上都能找到群青的身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热点扫描】

从“干饭哥”“阿条姐”拿下首金,到跳水“梦之队”捍卫荣光,再到“百米飞鱼”打破世界纪录……水灵灵的“00后”,开始扛事了!这也使得网友对“00后”夺金的讨论热度持续处于高位。面对席卷而来的“00后”风暴,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我们常说的“00后”吗?

【材料二:议论风生】

①反方:从网络检索中,我们看到,“00后”一度被贴上各种标签:特立独行,过度自我,性格乖张或者孤僻,对父母不满意,吃不了苦,没有责任心,沉迷网络……

②正方:“标签”更容易把人带入刻板印象和代际歧视。“人民网”曾发文《撕掉标签,自信青春无需定义》,“不被定义,才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征之一”。面对重大考验,从科研攻坚,到抗洪抢险,再到巴黎奥运会,他们扛得住!基于平凡岗位,恪尽职守,团结协作,持续学习,他们守得住!多面的青春,同样的精彩,他们用行动回应质疑。“00后”不是标签,拼搏才是他们最好的注解。

③反方:“00后”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躺”“××瘫”等表情包,在其社交软件中高频使用。从网络上的种种表达和互动的表象来看,当代青年人似乎正变得懒惰、不奋斗、无欲无求了。

④正方:这只是自嘲和调侃,是基于自己心理情绪和周遭生活体验的自我表达,也是心理纾解。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____

⑤反方:据调查显示,在“00后”对自己这代人的认知上,近一半选择了“自我”。他们比较注重个人享乐,忽视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更关注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个人娱乐。

⑥正方:中国青年从来拥有爱国主义血脉。民族危亡,青年一代挺身而出,从“我以我血荐轩辕”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以独有的朝气、锐气和志气砥砺、振奋着国家与民族。生逢盛世,青年一代出国迎战,赛场上,他们以不断刷新纪录的优异成绩和顽强拼搏的意志惊艳世界;赛场外,他们用朝气蓬勃的精神、自信从容的姿态和真实鲜活的表达,把爱国写在脸上,把自信融进骨血,为世界注入一股生机勃勃的少年意气。

【材料三:官方声明】

①日前中国官方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向世界展示出时代背景下中国青年担当与奋进的集体群像:新时代中国青年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素质过硬全面发展,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勇挑重担堪当大任,胸怀世界胸怀未来。

②白皮书指出,中国青年向全世界青年倡议:坚持向美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国家发展进步奋斗担当;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