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佛山市南庄镇吉利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两代人的雨季
马海霞
①那年我17岁,一个被埋在作业堆里压抑太久、渴望自由又多愁善感的年龄。我在县城一所高中读书,按路程应该住校。但我选择了半住校一在学校留有宿舍,只用来午休和雨雪天气留宿。
②高二那年夏天,临放学时,突然电闪雷鸣,大雨马上就要来临,同学们都劝我住在学校,可我那段时间心烦到了极点,特别涵望能有一场大雨清刷心中烦闷,我丢下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然后背着书包跑向自行车棚。
③可我刚骑出学校不到1公里,大雨便倾盆而下,狂风四起,身上的雨披被风刮起,衣服瞬间湿透,我停下车,脱下雨披,用雨披将书包包好,然后顶着大雨继续前行。
④雨又大又急,雨水积在路面上,深处淹没了大半个车轱辘,一道道闪电“咔嚓”劈下,势头劲猛,可我仍没有避雨的打算,只是奋力蹬车,想快点赶回家。而水浇得我眼睛睁不开,我只得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不停划拉眼睛上的雨水。这时路旁工地上的一位大叔高声喊:“快找地方避雨!要不来铲车里躲一下!"
⑤我扯着嗓子回答:“不用!”说完继续在雨中艰难前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位勇士,偌大的公路上,视线所及的地方,只有我在雨中狂奔。惊雷一个接一个。而下得更大了,醒前仿佛被挡上了一片雨帘,我只好半闭着眼睛前行。那时我才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开始惶恐,但已经没有退路,四周也没有避雨的地方,只好硬着头皮拼命瞪车。
⑥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我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将自行车往大门口一扔,蹿进屋内。我想象的回家场景应该是:母亲赶紧拿毛巾帮我擦干脸上的雨水,然后取出干净衣服让我换,还做几个硬菜为我压惊。
⑦但进门后母亲并没有理我,照旧看电视,父亲则继续喝酒吃饭,他们就像我平时回家一样,没有特殊的反应。我见状忙对他们诉苦,细说路上环境多么恶劣,自己躲过了好几次雷击,避过了数个水坑,“能活着回家真是奇迹”。
⑧父母却依旧没有改变对我的态度,连句安慰的话也没有。我刚想赌气回自己房间,父亲这时说话了。他说,这场大雨还不是最大的,他年轻时曾遇到过一场更大的雨。那年夏季,他和村里几个年轻人抢着架子车载着大铁罐,去50公里外的地方拉氨水,走到半路,突遇暴雨,天空电闪雷,但找不到避的地方,他们好冒雨前行。路面积雨暴涨他们便轮流用长树枝探路,遇到水深的地方便绕道走,至少多走了5公里路。
⑨年父亲也只有17岁,且生活条件艰苦,他和伙伴们饿着肚子,推着车子去拉氨水,冒雨在泥泞路上走了20多公里。后来父亲布鞋都踩烂了,挂不住脚,便找了一根麻绳将鞋捆扎在脚上,和伙伴们推着500公斤的氨水又走了50公里路返回。回到家后,父亲没敢对任何人说起那天大雨中自己所处的险境,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比他辛苦,自己不能让他们担心。
⑩父亲说这些时云淡风轻,但我仿佛看到当年那个还是少年的父亲在滂沱大雨中吃力前行的艰难和辛苦,不由心生佩服,自己积压在胸中的怨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溜走了。
⑪我的雨季和父亲的雨季相隔了几十年,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逞英雄求关注;一个主动帮家里挑重担,警家人分忧。两代人的雨季。在我17岁那年的大雨天重逢。父亲用自己17岁的经历和17岁的我对话。指引我走出速茫的雨季,找到人生的方向。
(选自《中国城市报》,有删改)
学校团委打算将本文改编为青春教育微视频,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时间 | 主要事件 | “我”的情绪、情感 |
临放学时 | 不顾劝阻,骑车回家 | ① |
骑行途中 | 顶着大雨继续前行 | ② |
进家门时 | ③ | 生气 |
回房间前 | 聆听父亲17岁时的遭遇 | ④ |
拍摄到“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我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将自行车往大门口一新,蹿进屋内”这一情节时,我准确演绎好哪两个动作?为什么?
导演想将下面“我”和父亲在暴雨后回到家的两个片段剪辑成一组对比镜头,你认为合理吗?请结合如识卡片的内容简要分析。(高阶思维)
①我见状忙对他们诉苦,细说路上环境多么恶劣,自己躲过了好儿次雷劈,避过了数个水坑,“能活着回家真是奇迹”。
②回到家后,父亲没敢对任何人说起那天大雨中自己所处的险境,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比他辛苦,自己不能让他们担心。
知识卡片 对比剪辑就是让观众将两个情节进行比较,使之相互映衬、强化效果。例如,要表现一个忍饥挨饿者的悲惨处境,可以把一个富人愚蠢地暴食与之连接起来,这样会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 |
为宣传视频,请结合选文内容与主题,写一段推荐语。(不少于50字)(高阶思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