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佛山市南庄镇吉利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代人的雨季

马海霞

①那年我17岁,一个被埋在作业堆里压抑太久、渴望自由又多愁善感的年龄。我在县城一所高中读书,按路程应该住校。但我选择了半住校一在学校留有宿舍,只用来午休和雨雪天气留宿。

②高二那年夏天,临放学时,突然电闪雷鸣,大雨马上就要来临,同学们都劝我住在学校,可我那段时间心烦到了极点,特别涵望能有一场大雨清刷心中烦闷,我丢下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然后背着书包跑向自行车棚。

③可我刚骑出学校不到1公里,大雨便倾盆而下,狂风四起,身上的雨披被风刮起,衣服瞬间湿透,我停下车,脱下雨披,用雨披将书包包好,然后顶着大雨继续前行。

④雨又大又急,雨水积在路面上,深处淹没了大半个车轱辘,一道道闪电“咔嚓”劈下,势头劲猛,可我仍没有避雨的打算,只是奋力蹬车,想快点赶回家。而水浇得我眼睛睁不开,我只得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不停划拉眼睛上的雨水。这时路旁工地上的一位大叔高声喊:“快找地方避雨!要不来铲车里躲一下!"

⑤我扯着嗓子回答:“不用!”说完继续在雨中艰难前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位勇士,偌大的公路上,视线所及的地方,只有我在雨中狂奔。惊雷一个接一个。而下得更大了,醒前仿佛被挡上了一片雨帘,我只好半闭着眼睛前行。那时我才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开始惶恐,但已经没有退路,四周也没有避雨的地方,只好硬着头皮拼命瞪车。

⑥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我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将自行车往大门口一扔,蹿进屋内。我想象的回家场景应该是:母亲赶紧拿毛巾帮我擦干脸上的雨水,然后取出干净衣服让我换,还做几个硬菜为我压惊。

⑦但进门后母亲并没有理我,照旧看电视,父亲则继续喝酒吃饭,他们就像我平时回家一样,没有特殊的反应。我见状忙对他们诉苦,细说路上环境多么恶劣,自己躲过了好几次雷击,避过了数个水坑,“能活着回家真是奇迹”。

⑧父母却依旧没有改变对我的态度,连句安慰的话也没有。我刚想赌气回自己房间,父亲这时说话了。他说,这场大雨还不是最大的,他年轻时曾遇到过一场更大的雨。那年夏季,他和村里几个年轻人抢着架子车载着大铁罐,去50公里外的地方拉氨水,走到半路,突遇暴雨,天空电闪雷,但找不到避的地方,他们好冒雨前行。路面积雨暴涨他们便轮流用长树枝探路,遇到水深的地方便绕道走,至少多走了5公里路。

⑨年父亲也只有17岁,且生活条件艰苦,他和伙伴们饿着肚子,推着车子去拉氨水,冒雨在泥泞路上走了20多公里。后来父亲布鞋都踩烂了,挂不住脚,便找了一根麻绳将鞋捆扎在脚上,和伙伴们推着500公斤的氨水又走了50公里路返回。回到家后,父亲没敢对任何人说起那天大雨中自己所处的险境,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比他辛苦,自己不能让他们担心。

⑩父亲说这些时云淡风轻,但我仿佛看到当年那个还是少年的父亲在滂沱大雨中吃力前行的艰难和辛苦,不由心生佩服,自己积压在胸中的怨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溜走了。

⑪我的雨季和父亲的雨季相隔了几十年,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逞英雄求关注;一个主动帮家里挑重担,警家人分忧。两代人的雨季。在我17岁那年的大雨天重逢。父亲用自己17岁的经历和17岁的我对话。指引我走出速茫的雨季,找到人生的方向。

(选自《中国城市报》,有删改)

学校团委打算将本文改编为青春教育微视频,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梳理内容,准备脚本。

时间

主要事件

“我”的情绪、情感

临放学时

不顾劝阻,骑车回家

骑行途中

顶着大雨继续前行

进家门时

生气

回房间前

聆听父亲17岁时的遭遇

(2)、任务二:探究心理,锤炼演技。

拍摄到“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我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将自行车往大门口一新,蹿进屋内”这一情节时,我准确演绎好哪两个动作?为什么?

(3)、任务三;巧用对比,精剪镜头。

导演想将下面“我”和父亲在暴雨后回到家的两个片段剪辑成一组对比镜头,你认为合理吗?请结合如识卡片的内容简要分析。(高阶思维)

①我见状忙对他们诉苦,细说路上环境多么恶劣,自己躲过了好儿次雷劈,避过了数个水坑,“能活着回家真是奇迹”。

②回到家后,父亲没敢对任何人说起那天大雨中自己所处的险境,因为他知道爷爷奶奶比他辛苦,自己不能让他们担心。

知识卡片

对比剪辑就是让观众将两个情节进行比较,使之相互映衬、强化效果。例如,要表现一个忍饥挨饿者的悲惨处境,可以把一个富人愚蠢地暴食与之连接起来,这样会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

(4)、任务四。理解主题,宣传视频。

为宣传视频,请结合选文内容与主题,写一段推荐语。(不少于50字)(高阶思维)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经典的主题阅读

【经典渐行渐远】

       有人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是一个读图的时代。在这个“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现代人已经无暇顾及经典,如果不把经典改头换面包装得面目全非,是不会有人要看的,于是乎“三国”被水煮,“西游”被大话,经典阅读已渐行渐远。那么置身于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置身于物欲横流、奢华浮躁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我是指经典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说到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会不屑地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看那些书,真是老土”。仿佛阅读经典,那是遥远的事情,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了。

       当前,整个人类正在被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暴所席卷,这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因其全新的传播方式、巨大的信息量和时效优势,对现代人的生活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影响和渗透,对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认为:读书或者阅读一些经典著作对人们思维的系统性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多的好处,依赖网络快速浏览或仅看画面反而起反作用,从而导致表达困难。

       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说,他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读者会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主题情感,构筑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从而培养审美鉴赏力。”

杨叔子院士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阅读经典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

【人民日报评论】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2015年3月19日《人民日报》节选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豆腐

    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

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

了“意”的境界。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⑥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选自《读者·乡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富春江上

季羡林

    记将在什么诗话上读到过两句诗:

到江吴地尽,

隔岸越山多。

    诗话的作者认为是警句,我也认为是警句。但是当时我却只能欣赏诗句的意境,而没有丝毫感性认识。不意我今天竟亲身来到了钱塘江畔富春江上。极目一望,江水平阔,浩渺如海;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隔岸越山多”的意境我终于亲临目睹了。

    钱塘、富春都是具有诱惑力的名字。实际的情况比名字更有诱惑力。我们坐在一般游艇上。江水青碧,水声淙淙。艇上偶见白鸥飞过,远处则是点点风帆。黑色的小燕子在起伏翻腾的碎波上贴水面飞行,似乎是在努力寻觅着什么。我虽努力探究,但也只见它们忙忙碌碌,匆匆促促,最终也探究不出,它们究竟在寻觅什么。岸上则是点点的越山,飞也似的向艇后奔。一点消逝了,又出现了新的一点,数十里连绵不断。难道诗句中的“多”字表现的就是这个意境吗?

    眼中看到的虽然是当前的景色,但心中想到的却是历史的人物。谁到了这个吴越分界的地方不会立刻就想到古代的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冲突呢?当年他们钩心斗角互相角逐的情景,今天我们已经无从想象了。但是乱箭齐发、金鼓轰鸣的搏斗总归是有的。这种廛兵的情况无论如何同这样的青山绿水也不能协调起来。人世变幻,今古皆然。在人类前进的程途上,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青山绿水却将永在。我们今天大可不必庸人自扰,为古人担忧,还是欣赏眼前的美景吧!

    但是,我的幻想却不肯停止下来,我心头的幻想,一下子又变成了眼前的幻象。我的耳边响起了诗僧苏曼殊的两句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这里不正是浙江钱塘潮的老家吗?我平生还没有看到浙江潮的福气。这两句诗我却是喜欢的,常常在无意中独自吟味,今天来到钱塘江上,这两句诗仿佛是自己来到了我的耳边。耳边诗句一响,眼前潮水就涌了起来: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狂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頳鲤问阳候。

    但是,幻象毕竟只是幻象。一转瞬间,“怒声汹汹”的江涛就消逝得无影无踪,眼前江水平阔,浩渺如海,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

    可是竟完全由我意料:在平阔的水面上,在点点青螺上,竟又出现了一个影子。它飘浮飞驶,翩若惊鸿,婉如游龙、时隐时现,若即若离,追逐着海鸥的翅膀,跟随着小燕子的身影,停留在风帆顶上,飘动在波光潋滟中。我真是又惊又喜。“胡为乎来哉?”难道因为这里是你的家乡才出来欢迎我吗?我想抓住它,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想正眼仔细看它一看,这也是不可能的。但它又不肯离开我,我又不能不看它。这真使我又是兴奋,又是沮丧;又是

    希望它飞进一点,又是希望它高远一点。我在徒唤奈何中看到它飘浮飞动,定睛敛神,只看到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

    我们这样到了富阳。这是我们今天的终点。我们舍舟登陆,爬上了有名的鹳山。山虽不高,但形势极好。山上层楼叠阁,曲径通曲,花木扶疏,窗明几净。我们登上了春江第一楼,凭窗远望,富春江景色尽收眼底。因为高。点点风帆显得更小了,而水上的小燕子则小得无影无踪。想它们必然是仍然忙忙碌碌地在那里飞着,可惜我们一点也看不着,只能在这里想象了。山顶上树木参天,森然苍蔚。最使我吃惊的是参天的玉兰花树。碗大的白花在绿叶丛中探出头来,同北地的玉兰花一比,大小悬殊,颇使我这个北方人有点目瞪口呆了。

    在山边上一座石壁下是名闻天下的严子陵钓台。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写的四个大字“登云钓月”,赫然镌刻在石蒙上。此地距江面相当远,钓鱼无论如何是钓不着的。遥想两千多年前,一个批着蓑衣的老头子,手持几十丈长的钓竿,垂着几十丈长的钓丝,孤零零一个人,蹲在这石壁下,等候鱼儿上钩,一动也不动,宛如一个木雕泥塑。这样一幅景象,无论如何也难免有滑稽之感。古人说:姑妄言之姑听之。过分认真,反会大煞风景。难道宋朝的苏东坡就真正相信吗?此地自然风光,天下独绝,有此一个传说,更会增加自然风光的妩媚,我们就姑妄听之吧!

    两年前,我曾畅游黄山。那里景色之奇丽瑰伟,使我大为惊叹。窃念大化造物,天造地设,独垂青于中华大地。我觉得生为一个中国人,是十分幸福的,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今天我又来到了富春江上。这里景色明丽,秀色天成,同样是美,但却与黄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允许我借用一个现成的说法的话,那么一个是阳刚之美,一个是阴柔之美。刚柔不同,其美则一,同样使我惊叹。我们祖国大地,江山如此多娇,我的幸福之感,骄傲之感,使油然而生。我眼前的富春江在我眼中更增加了明丽,更增加了妩媚,仿佛是一条天上的神江了。

    在这里,我忽然想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著名的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说“建德非吾土”,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心情是容易理解的。他忆念广陵,便觉得建德非吾土。到了今天,我们当然不会再有这样的感觉了,我觉得桐庐不但是“吾土”,而且是“吾土”中的精华。同黄山一样,有这样的“吾土”就是幸福的根源。非吾土的感觉我是有过的。但那是在国外,比如说瑞士。那里的山水也是十分神奇动人的,我曾为之颠倒过,迷惑过。但一想到“山川信美非吾土”,我就不禁有落寞之感。今天在富春江上,我丝毫也不会有什么落寞之感。正相反,我是越看越爱看,越爱看便越觉得幸福,在这风物如画的江上,我大有手舞足蹈之意了。

    我当然也还感到有点美中不足。我从小就背诵梁代大文学家吴均的一篇名作《与朱元思书》。这封信里描绘的正是富春江的风景: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下面就是对这“奇山异水”的描绘,那却是非常动人的。然而他讲的是“自富阳至桐庐”我今天刚刚到了富阳使戛然而止。好像是一篇绝妙的文章,只读了一个开头。这难道不是天大的憾事吗?然而,这一件憾事也自有它的绝妙之处,妙在含蓄。我知道前面还有更奇丽的景色,偏偏今天就不让你看到。我望眼欲穿,向着桐庐的方向望去,根据吴均的描绘,再加上我自己的幻想,把那一百多里的奇山异水给自己描绘得如阆苑仙境,自己感到无比的快乐,我的心好像就在这些奇山异水上飞驰。等到我耳边听到有点嘈杂声,是同伴们准备回去的时候了。我抬眼四望,唯见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

(节选自《季美林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赵永新

①突然想起了父亲。

②父亲己过世十多年,但父亲对我的一些影响,总在心中涌起,而且久久不能抹去。

③父亲中等身材,很结实,他没文化,为人侠义,一生克勤克俭,没有什么奢求。唯有的癖好是爱在庄稼地里转悠,总爱掰弄些谷穗、麦穗、瓜果类,以致有些入迷。

④小时候,常随父亲去买些瓜果,那时瓜果便宜得几角钱一斤,可我却总喜欢和人家讨价还价,每当我们“砍”得不可开交时,父亲总是拍着我的小屁股:“走,几分钱,图个啥?”此时,我总是嘀咕:“你不在乎,我在乎,你什么时候多给过我五分钱。”我就是这样在不理解和顺从中,逐步认知父亲的。

⑤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上学时,发现一个学生娃蹲在路头哭泣着。父亲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他断断续续地告诉父亲,要交的学费丢了。父亲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捞了半天,好不容易捞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五元钱,说:“给,报名去。”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年的学费才三元五。父亲的举动着实让我惊讶,好大方啊!父亲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就是这么一个阔绰的“小侠义”。

⑥可是,有一天,我发现父亲却是一个“大吝啬”。

⑦我渐渐长大了,已是结婚成家的时候了,我好像良心大发现了,决定“五一”期间回家看望老父亲。见到儿媳,儿孙,还有儿子的我,他高兴得好像得了健忘症一般,什么都不记得了,一个劲儿地招呼着:“好!好!好!明早帮我割麦子去。”

⑧我不敢执拗,不情愿地答应着:“好吧,我一个人去。”

⑨第二天早上,一轮金黄金黄的太阳,把它诱人的光洒在茫茫麦海中,一阵一阵,一层一层的金浪起伏在地平线上,一种羡煞人的美,令人惊艳。父亲匍匐在这麦海中,手中的镰刀一茬茬地平割着麦子,身后留下一片平整的麦桩,就像用剪刀修整过的,又像是画着的一般。回头看看我身后的麦桩高高低低的,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参差”。

⑩难题好像是专门留给懒人似的。【B】我眼前的那片麦子被狂风卷得东倒西歪,有的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有的晃动着身躯,极不齐整,有的交叉缠绕,乱七八糟。我心慌意懒地一阵快刀乱斩,连自己都看不顺眼。这时,父亲走了过来,把麦子一支一支地捋了起来,扎成一个个小把子,和气地对我说:“这也是粮食啊!”然后替我把狼藉的麦子收拾好。

⑪吃午饭的时候,我女儿习惯地把饭弄得半桌都是,我不以为意。【A】可我父亲不声不响地把散在桌上的饭一粒一粒捡起来,丢在嘴里,慢慢咀嚼着……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的我,对着父亲数落起来:“这不是灾荒年,这也不是解放前,丢在桌上的饭您就不怕脏!”

⑫听着我的不满,父亲沉下脸来,许久许久。然后一字一句地对我说:“这是老天的恩赐,这也是国家的命根子啊!”

⑬“老天的恩赐,国家的命根子!”这句话警醒了我。十多年来,我常常反复着这句话。

⑭父亲,你的叮嘱,我懂了。

⑮放心吧!父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难忘的体罚

ㅤㅤ  ①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为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膺服于心。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ㅤㅤ②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拿起一本书就径自翻了起来。

ㅤㅤ  ③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____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ㅤㅤ④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 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影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ㅤㅤ⑤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只是……”

  ㅤㅤ⑥“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她又说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ㅤㅤ⑦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我抖抖索索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ㅤㅤ⑧“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了伊丽莎白的呜咽。“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气说:“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茨白了!您还是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

  ㅤㅤ⑨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打呀!”

  ㅤㅤ⑩什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ㅤㅤ⑪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内容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Ⅱ

马兰长歌

杨辉素

在马兰村,没有人不知道邓小岚。

花白的短发,轻盈的步伐,儒雅温和的谈吐。邓小岚在马兰村教孩子们唱歌已有十八个年头,而她和马兰村的缘分,却要追溯得更远更长……

马兰村,是阜平县城南庄镇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坐落在太行山脚下的一条狭长的山沟里,清澈的胭脂河从村子旁流过。

抗战时期,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母亲丁一岚曾在这块土地上战斗过。1943年冬天,在日寇扫荡的阴影下,邓小岚出生在马兰村旁的山林之中。邓拓为女儿取名“小岚”,既表达对妻子的爱,也寄托着对马兰人民的感念之情。

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邓小岚,从来没有忘记过马兰村。退休后,她来到马兰,要做马兰快乐歌声的传递者、脱贫攻坚的践行者、幸福发展的奋斗者。

那时候,由于道路不畅,邓小岚来一次马兰要走十几个小时,可这并没有阻止她奔向这个小山村的脚步。

马兰村小学的教室坏了,她和亲人筹款四万多元,把四间破败的教室翻盖成七间崭新的校舍。

她从亲友同事那里募集到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各种乐器,不辞辛苦地运到马兰村。她教学生识谱,讲指法,讲吐字呼吸,凡是自己会的,都毫无保留地教给山里的这些孩子。慢慢地,山里的娃娃们也学会演奏西洋乐器了,世界名曲开始回荡在大山深处。

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邓小岚还带他们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孩子们上了电视,很多人记住了他们乐队的名字——马兰小乐队。

名声在外的马兰小乐队进入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的视野。2021年9月底,筹备冬奥会开幕式的工作人员来到阜平,要在这里选拔一个儿童合唱团,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最终,来自马兰和周边石猴、井沟、八一等村庄的44名孩子,组成了“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五岁的幼儿园小朋友。

经过三个多月刻苦训练,孩子们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演唱一鸣惊人。

那一刻,坐在观众席上的邓小岚热泪盈眶,她看到了音乐的魅力,看到了孩子们的无限潜力。她说,如果满分是一百分,她要给这群“小精灵”打一百零五分!

比一百分多出的五分,是她掩藏不住的对孩子们的爱,是她对马兰的爱。

邓小岚住的小学校后边,就是梁林江、牛彦花的家。那时他们的儿子梁一也跟着邓老师学音乐。牛彦花多次跟邓老师说:“你就在我家吃住吧,学校里冷屋冷灶的。”可邓老师不爱麻烦人,她说:“我能行。”梁林江说:“跟邓老师认识二十年了,很少见她穿件新衣服,她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旧的。唯一的一次见她穿新衣,是带着孩子们参加《中国梦想秀》节目,她穿了一件红色带格的新衬衫。”

然而对于马兰,邓小岚倾尽所有。从不为自己的事求人的她,四处求人赞助马兰村,更不用说那些宣传和奔波了――她的心里,时时都在谋划如何帮助马兰人民脱贫,让乡亲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富裕起来。

春天,她带着孩子们去种树,路边的紫槐树都是她亲手裁种的。她还拿铁锹和凿子,带学生们去凿台阶,要给马兰凿出一条上山观景路……邓小岚总是说,大家都在为马兰做事情,我必须得支持。

没有人想到,冬奥会刚刚闭幕一个月,2022年3月19日,邓小岚突然病倒。两天后,她在北京天坛医院离世。

胭脂河水潺潺流去,流不尽马兰人民的无限哀思。

家人将邓小岚安葬在马兰,安葬在于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七位先烈身旁。

这里是当年她的父亲邓拓亲自为烈士们所选的安息之所,他题写的《题马兰烈士墓》还镌刻在墓碑上。而今,邓小岚长伴烈士墓旁,讲述两代人在这片热土上无私奉献的故事。

(选自2023年3月10日《河北日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