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判断题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在1870年曾断言:30年后日本会兴旺起来,中国会更加衰弱下去。根据就是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是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而中国人到欧洲则是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
看图,回答问题。
图1“日本樱花花期情报”
图2
①“自强、求富”
②“三民主义”
③“民主、科学”
④“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①改革政治制度
②兴办新式学堂
③翻译外国书籍
④创办工商企业管理
①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②引进了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
③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④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物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