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

每逢开学,不少学校做足了功课——“合影板,红包墙,抽盲盒……”这一现象引发热议:“花式开学”,是否值得提倡?某班就此展开辩论,反方认为“花式开学不值得提倡”,请你依据材料以正方立场写一段辩论词(100字以上)。

【材料一】寒暑假生活的闲散与开学生活的紧张形成了反差,让部分“慢热”或缺乏准备的孩子产生焦虑情绪,而仪式感满满的“花式开学”恰恰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材料二】在古代,学童在开学第一天,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正衣冠,点朱砂,参拜孔子像后方可正式入学——这便是“开笔礼”。这种仪式感,开启了孩子的漫漫求知路,也有利于传承尊师明德的风气。

【材料三】老师们精心设计富有新意的“花式开学”仪式——这样的深爱与责任,能帮助老师们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激励孩子们健康成长。

举一反三
阅读《飘舞一次,美丽一次》,完成文后习题
        在所有飞翔的昆虫里,我一直对蝴蝶抱有某种好感,原因也许是蝴蝶与生俱来的美丽。
        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须经过怎样艰难和痛苦的蜕变,并不是我所能够想像的。自然,教科书上有着更为细致的说明,但是一些更为真实的痛苦历程却常常被我漫不经心地忽略掉了。人总是习惯于注意那些美丽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的过程。
        比如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当它映入我眼帘的那个时刻,它已然是风姿绰约的了。
        在我看来,蝴蝶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舞蹈。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一种生物可以飞得如同蝴蝶一样忽隐忽现、飘忽不定却又姿态万千。
        看到蝴蝶,我常常会想起"翩翩起舞"这个词.我想,这个词的来历必定和蝴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我曾经在一个红霞掩映的黄昏,于河岸注视着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间,以舞者的姿态穿越着,飘舞着。我想像着,在古时候的某个傍晚,也应该有一个人,他置身于花丛中,目睹着蝴蝶如同仙子一样飘舞着,他从心底惊讶地叹息着,然后才流传出了那祥一句诗意的言词。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愿意将蝴蝶想像成动物界里的花朵,因为它总是极尽美丽地开放着,以一种独特的绚丽装点着这个世界。
        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乎也很短暂。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的双翼如同菊花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的点点黑,像很多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我拼命追赶着,但是最终没能追上。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但是,第二年,同样在那个原野里,我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惊喜填满。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过后,我自然知道,如同花开花谢尽在一年之中二样,蝴蝶的美丽总是熬不过冬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花不同,蝶自然也不同。我们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我们看到的蝶自然也不是去年的蝶,但我仍然_不由自主地缅想着,也许,会有那么一只蝴蝶,它可以熬过严冬,可以在来年继续美丽一次,舞蹈一次。
        我固执地认为,凡是喜欢蝴蝶的人。内心深处对美丽渴渴望总是特别强烈的。蝴蝶不仅在我的世界里飞翔,它同时飞翔在每一个爱美的人的心里。
蝴蝶大概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我常常会这样想。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即使短暂,也无法掩盖它洋溢的绚丽。
        不是这样吗?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央视一台热播的绿色青春剧《最美的青春》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被剧中大学生在荒漠中植树造林奉献青春的事迹感动的同时,视线不由转向大学生们燃烧激情的地方——塞罕坝。

塞罕坝溯源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她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塞罕坝之殇

    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①________(荡然无存  化为乌有),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塞罕坝涅槃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塞罕坝建场之初,缺粮少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医院和娱乐设施,来自四面八方的塞罕坝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几乎一无所有。

    为了修复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林场工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造林异常困难。1977年,塞罕坝曾经遭遇过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雨雪冰冻轮番侵袭使得林场十多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林场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找到症结,并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使单一的人造林海景观变成了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自然生态景观,物种多样性也正在丰富和完善。

    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如今,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区是保护京津唐地区及华北大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

材料二:

塞罕坝有着丰富、独特、秀美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在其9.4万公顷的范围内,有蜿蜒如蛇的河流,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有一望无际的林海,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原。游人不出森林公园,即可观赏多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塞罕坝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森林草原景观。这里7万多公顷的人工林集中连片,形成一片浩翰的林海,并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二者②________(水乳交融 浑然一体),构成壮观、优美的自然风景。

    300多年前,清王朝皇室将此地辟为“木兰围场”,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址、故事和传说。这里又是满、蒙、汉三族人民聚居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为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塞罕坝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与人文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近年来,塞罕坝每年接待游客稳定在50万人次以上。从2014年起,塞罕坝开始科学核定环境承载力,将年接待游客数量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表示,计划在2030年以前,将年游客量控制在120万人次以内,尽量实现适度发展、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塞罕坝的绿水青山,是一粒生态文明的种子,传递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创造了人间奇迹。

材料三:塞罕坝旅游经济效益统计表

年份

游客人数(万)

提供就业岗位(万)

旅游直接收入(万)

2010年

38.5

0.85

3200

2013年

43.9

1

4300

2016年

55.9

1.8

6200

2017年

60.2

2.5

8500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填埋场觅食的垃圾猪、被废弃的渔网紧紧缠绕的海豹、因吞食塑料袋而死亡的中华鲟……类似的画面经常进入我们的视线。无论在遥远的北极,还是在高耸的珠穆朗玛峰,甚至是世界最深的海沟,到处都有垃圾的踪迹,垃圾已经成为地球最沉重的包袱。

    在中国,2012年起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预计2020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将达到2.65亿吨,较上年增加7.5%。目前我国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已无填埋的场地。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大气、水和土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每年产量不低于6000万吨,年均增速预计达10%以上。这些有机垃圾中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原料。2016年,我国废钢铁、废玻璃等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2.56亿吨,同比增长3.7%,回收总值约5902.8亿元。2017年回收量达到2.82亿吨,同比增长11.0%,回收价值达到了7550.7亿元。如果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充分利用,在减轻环境负荷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资源。

   

    2013-2019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量及回收价值情况图

    (材料二)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原因何在?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我国大多数城镇居民居住在密度很高的公寓,家中面积普遍不大,无法放置用于垃圾分类的多个垃圾桶,造成了垃圾分类的不便。调查显示,尽管一些小程序、科普文章对许多垃圾类型进行了细分,但落实到生活中,人们还是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同样是海鲜,螃蟹壳算厨余垃圾,而贝壳就属于其他垃圾。垃圾分类看似简单,能正确投放却是一门学问。同时,现在的垃圾回收工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社区虽然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垃圾车来了却混倒进一个车里运走,导致前期的分类前功尽弃。

    (材料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之时,生活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蓬勃兴起。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生活垃圾需要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分类投放。条例明确了个人垃圾分类责任,遇到违反规定的个人,先劝阻,再警告,再次违反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北京正多措并举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精投率,促进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各区公众号平台和小区的告示栏都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小区居民也纷纷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中,在垃圾站旁经常有社区志愿者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为了激发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地区也频出妙招:有的倡导居民用可回收废弃物兑换花卉绿植,有的设计“垃圾题板”引导儿童参与垃圾分类趣味小游戏,还有的贴心上线“垃圾分类宝典”小程序,最吸引人的是安装智能回收机,以积分回馈的方式鼓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阅读回答问题。

我的老师齐白石

李可染

       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

       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过。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一幅白石老师的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

       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杵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墨时,他总是嘱附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

       老舍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师的钓丝小鱼图。图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是几条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墨色淡淡的。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眼前却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一晚风习习,天边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边观看游鱼,闲适惬意。画面上那一根钓丝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觉。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白石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

       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画面中的牵牛花迎风向露,欣欣向荣。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停了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棵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在国际和平奖授奖仪式上,艺术家郁风代白石老师致答词:“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

       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粽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粽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只想说我感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

       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赏画思人,对白石老师“一挥”的题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取材于李可染的文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