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

文言文阅读

范仲淹

杨万里

欧阳修

【甲】岳阳楼记

(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宋史·杨万里传》

(节选)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胃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 , 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丁】醉翁亭记

(节选)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闷歌行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近看两日远三日,气力穷时会自休。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 ②偏:固执。 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⑤掖垣:泛指高官。 ⑥僭(jiàn):超越本分。 ⑦邸:此指官府。 ⑧族子:宗族的年轻人。 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⑩近看:做近期、短时间的估计。 ⑪远:往时间再长一些估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天下之忧而忧( )  
②由此不用( ) 

万里为之记( )    
④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邸史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B、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C、凡邸史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4)、结合【乙】文内容,概括分析宋代文人杨万里的人物形象。
(5)、杨万里有云:“诗人自古例迁谪。”【甲】【丙】【丁】都写于贬谪之时,请结合范仲淹、杨万里、欧阳修作品中的关键词句谈谈他们各自对待贬谪的态度。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从业与民:为政宽简,与民同乐

【甲】方贬夷陵时,无以自 ,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②润身:修身养性。③宽简:宽松简明。④便:安逸,安适。

【乙】

丰乐亭记(节选)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②滃(wěng)然:水势盛大的样子。③刻露:鲜明地显露。④本:根据。⑤上:皇上。⑥刺史:即作者。

【丙】

别 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____,

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释】①诗人在滁州做了两年官后,改任扬州知州,这首诗就是当时所作。同学们又搜集到欧阳修两次被贬时期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欧阳修为官的思想和作为,完善对他的认识。请你完成相应任务。

小组看到“灵隐寺人从众”的话题登上热搜,但游览者多止步于寺庙。打算调研推荐灵隐寺后峰——北高峰。请你一起参与研学。

【甲】《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唐】方干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乙】北高峰游记

【明】田汝成

北高峰,石数百级,曲折三十六湾。上有华光庙,以五显之神。山半有马明王庙,春月,祈蚕者咸往焉。浮屠七层,唐天宝中建,会昌中毁,钱王修复之,宋咸淳七年复毁。群山屏列,湖水镜净,云光倒垂,万象在下。渔舟歌舫,若鸥凫出没烟波,远而益微,仅其影。西望罗刹江若匹练新遥接海色茫茫无际。郡城正值江湖之间,委蛇曲折,左右映带,屋宇鳞次,草木云药,郁郁葱葱,悉归眉睫。山顶旧有望海阁,今废。

【注释】①浮屠:佛塔。②宋咸淳七年:指1271年。成淳,南宋度宗年号:1279年,南宋正式灭亡。③窥:看见。

(节选自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丙】北高峰

【明】田艺衡

北高峰......山自仙岭而来,缠徽历严 , 结局于杭。如龙游千里而独角昂,如虬饮长河而怒髯注雨,真钱塘之天柱也!其东则渺渺茫茫,蓬瀛之胜可数;其西则隆隆隐隐,龙风之气犹存;其南则屏以重山,而罗刹斜绕其背;其北则辟以太野,而皋亭逆峙其喉。廓然四顾,逌(yōu)然长啸,襟揽天风,心空海宇,何如其乐也!

【注释】①严:严州,今浙江建德。②罗刹:钱塘江又称罗刹江。③廓然:辽阔的样子。④(yōu)然:闲适的样子。

(节选自田艺衡《北高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