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
“五一”假期期间,众多小城市受到游客青睐。不少游客竞相“逆向奔赴”,回归小乡村、小城镇,到山乡田野里走一走,住一住。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行目的地中,小城市更受欢迎,三线以下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高于一、二线城市。
(摘编自《“小城故事多”宝藏小城旅游为经济增长添活力》,人民网2024年5月7日)
【材料二】
“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分布在18个省份,具体分布为:四川14席
浙江32席
江苏8席
江西7席
贵州10席
湖南和山东均占4席,安徽、福建和云南均占3席,河北、河南、湖北和重庆各占2席,广东、广西、吉林和山西均为1席。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级行政区共新增127家4A级景区,其中65%都分布于县城及县级市,这对当地旅游消费的带动效应十分显著。除此之外,高铁等交通基建的完善,提高了三四线及县域市场与中心城市的直达性,使得下沉市场的旅游供给不断完善。据统计,我国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81%的县,高铁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铁路网络日益完善,进一步释放了县域旅游的潜力。
(以上数据来源于《宝藏小城也能有文旅大作为县域经济新引擎点燃》,新华网2024年5月14日)
【材料三】
①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份共新增127家4A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或县级市。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施,县城和游客的双向奔赴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当然,相比大城市,县城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迎得进入,也要留得住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更多的县城,也已经在路上。
(摘编自《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旅游“出圈秘籍”是啥?》,央视新闻网2024年5月9日)
【材料四】
①“小地方”旅游要有“大作为”,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基础条件。
②一是旅游需求持续、大规模爆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加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旅游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迎来快速扩张区间。如此巨大的需求,显然不是几个老牌知名景区、景点所能消化的,也不是几个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所能承载的,这为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发展机会。
③二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与出行方式的变革,为拓展旅游出行空间、探索更多未知可能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以及自驾游出行方式的盛行,过往依靠火车、飞机和大巴等的主流出行方式逐渐被自主可控的自助出行所取代。服务于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向不知名地区、县城或乡村扩展,一些过往不被关注、交通不便的地区。逐渐被挖掘、追捧。“小地方”的舒适、松弛和新奇感,更容易让人满足,进而让这些地方“出圈”。
(摘编自《下沉式旅游为“宝藏小城”提供出彩机会》《中国旅游报》2024年5月7日)
【材料一】①读星云大师的《厚道》,我对其中的一句话印象颇深:不经过风霜苦寒,哪里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能深切认知人生苦短,哪里懂得精选勤学?所以,吃苦就如吃补。有了今日的辛苦播种,他日自然会有苦尽甘来的甜美果实。
②苦辣酸甜,皆是人生况味。然而世人多喜欢辣的畅快、酸的回味、甜的甘美,很少有人真正懂得苦的妙处,甚至视吃苦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
③有位同事的女儿在一所寄宿制重点高中读书,周末背一包脏衣服回来,统统都交给她来洗。
④她还说有一次到女儿宿舍,见有个女孩穿着一身名牌,靠坐在床头看书,桌上放着个奶瓶。看到她一脸惊奇,女孩调皮地解释说:“用这个喝水方便呗。”
⑤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大多是“蜜罐”里泡大,从小就受到家人的溺爱。在成绩至上这座大山的重压下,他们只会埋身题海,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⑥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左脸有一道伤疤,听说是儿时被热水烫伤。他家庭条件很差,在食堂就餐时,只选最便宜的菜。
⑦他对任何人都友善,成绩好得让人仰视。学校组织的各项社团活动,他都热心参与,还从生活上关心同学。一颗稚嫩的心要经历多少艰难磨砺,才能如此无惊无惧,如此从容美好。
⑧他后来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如今已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一次同学会上,有人问他成功的“秘籍”,他笑着说:“我一直坚信吃苦是福。”
⑨古人云: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年轻人要有不怕吃苦的心态,才能不断地攀登与超越,让成长路上渐次开出美善的花,并最终领略到山高人为峰的壮丽。有位外国作家也曾说过: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吃苦往简单处说就是“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凡事多靠自己的努力”。换而言之,吃苦是成长的必修课,而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3年10月9日,有删改)
【材料二】右图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豆包”关于影响九年级学生学习因素的回答。
影响九年级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学科难度:九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更加深入和复杂,难度也相应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大。 2.学习方法:九年级学生需要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如果学习方法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3.学习动力:九年级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需要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和目标,否则可能会出现学习懈怠的情况。 4.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庭环境不稳定或者缺乏支持,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果。 5.社交因素: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 |
【材料三】①要展现“敢吃苦”的奋斗姿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代青年要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顽强拼搏、接续奋斗,不断战胜自我,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
②要锻造“能吃苦”的坚毅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自找苦吃”的青年典型和榜样,当代青年要学习前辈的优良品格,能吃苦、肯吃苦,坚定执着、不屈不挠,踏实肯干、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承担时代重任、争做时代新人。
③要砥砺“会吃苦”的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新时代青年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善于吃苦、甘于吃苦,走出安逸生活的“舒适圈”,到艰难困苦的地方“墩墩苗”,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奋发有为。
(选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
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中甜。 |
②只要能吃苦,黄土变成金。 |
③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④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
学校为了让正值九年级的你们拥有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吃苦的精神,正筹备编制一本“无悔青春”成长指导手册,以激励更多的同学全身心投入到中考冲刺中,不负青春,不负自我。请你积极参与到手册的编制活动中。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