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航天点亮梦想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祝融”探火,“羲和”遂日,“天和”遨游星辰……一次次飞跃,不断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旧”,中国航天的蓝图已绘,风正帆满,再次踏上新征程。
深空探测领域: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天问一号实现中国航天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载人航天领域:自2020年以来,我国成功实施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共6次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任务目标。
农村及边远地区,通信卫星为1.4亿多户家庭开通直播电视,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在大众出行、智慧物流、远洋运输、精准农业等领域,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为物资运输、人员流动提供精准定位导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认为,成为航天强国,要在“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三大领域同步均衡地发展。
“航天技术直接带动了材料、电子、机械、化工等多方面技术的发展。”戚发轫表示,航天技术早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改变无处不在。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吕波介绍,今年“中国航天日”之际,航天开放日、科普讲堂、知识竞赛、有关交流与研讨等200余场活动陆续举办。相关航天展馆、航天设施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一批院士专家走进校园,为青少年进行科普宣讲;一批航天科普电视节目或线上科普讲座陆续播出……航天梦的种子进一步生根、发芽。
【链接一】
航天员邓清明多次入选备份乘组,每次都与飞天失之交臂。“我仍然初心不改、矢志不移,拼搏奋进在飞天路上,时刻准备接受挑选、为国出征。”朴素的心声,却有一种无声的力量。邓清明等人的坚守,可以用航天员景海鹏的话作注——“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
在走向太空的道梦路上,有着千千万万航天人在默默坚持和奉献。航天工程可谓“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一次发射任务,参与单位常常多达数百甚至上千家,涉及数十万名科研工作者。他们信奉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是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涵养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连缀起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征程,引领着全体航天人砥砺奋进、一往无前。”孙家栋说。
(整理自光明网《浩瀚星空,我们飞天逐梦——写在二〇二二年中国航天日之际》,有删改)
【链接二】
3月29日下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天鲲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卫星研制能力的日趋成熟,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
“天鲲二号”卫星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2岁,35周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为了确保飞行的可靠性,这个年轻的团队在300多个日夜里进行了150多类项目的测试,覆盖了卫星在轨全生命周期的各项试验动作,为卫星后续的在轨飞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虽然任务很重,但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攻克难关的成就感,让人很感动!”团队成员夏开心说。从立项申请到总体设计,从载荷研制到卫星运行,无不倾注团队的心血,无处不见他们挥洒汗水的身影。
(整理自中青在线《“天鲲二号”背后,青年军逐梦星河》,有删改)
【链接三】
王亚平两次登上“天宫讲台”,回地球后发表以下心得:
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和追求梦想的勇气,我曾给听课后的同学回信道:“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
成为航天员,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参加体检选拔期间,我问杨利伟:“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学习。”入队第一年,要系统学可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知识储备没有捷径可走。白天排满课程,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平日工作训练之余,我也会看电影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科幻题材。每当看到银幕上的航天员经历,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共鸣。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整理自新华社《王亚平回到地球后的第一篇心得》,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