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淘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概然太息。轼请回:“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赞书。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域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弑:“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愿为驱使。”逆率其徒持畚镭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热而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分堵以守,平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减)

【注释】①涂潦:泥沼雨水。②吾侪:我们这类人,③畚镭: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④版:古城墙之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墙。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丙】

月夜怀故人

宋·寇准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1)、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

文中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吾顾不能为滂母?

课内迁移:孤岂欲卿治经为士?

汇于城下,涨不时

联系成语:一如注

于其上

词类活用:每至晴初

全其城

查阅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卒”的主要意思有:①差役。②死亡。③完毕。④到底,终于

(填序写)

(2)、请用“/”给文中面线句断句(限断3处),使文意通顺。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愿为驱使

(3)、【甲】文中苏轼自嘲为“闲人”,【乙】文中苏轼在读书和做官期间却很“忙碌”,结合两文具体内容,说说在这一“闲”一“忙”之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4)、【甲】文和【丙】诗都以一个美妙的月夜作为缘起,但给人的感觉却不相同。请你结合划横线句,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甲】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高祖,姓刘氏,字季。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笞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召刘季,刘季众已数十百人矣。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