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潼南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自然之景见美好】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塞上的一颗珍珠

老舍

①扎兰屯真无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多么幽美呀!它不像苏杭那么明媚,也没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幽美得迷人。它几乎没有什么人工的雕饰,只是纯系自然的那么一些山川草木,谁也指不出哪里是一“景”,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处处美丽,它没有什么石碑,刻着什么什么烟树,或什么什么奇观,它只是那么纯朴的,大方的,静静的,等待着游人,没有游人呢,也没大关系。它并不有意地装饰起来,向游人索要诗词,它自己便充满了最纯朴的诗情词韵。
      ②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古寺,只是那么静静地在青天下绣成一个翠环。环中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几头黄牛,一小群白羊有阳光的地方低着头吃草,却看不见牧童,也许有,恐怕是藏在柳荫下钓鱼呢。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这种绿色使人在梦里也忘不了,像极为纯粹的绿色染料细致地染在人的心灵里。
      ③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儿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蜂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墩,就随便坐在绿地上吧。风儿多么清凉,日光可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④夕阳在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密的白花;那里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着红穗,也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看,那间小屋上的金黄的大瓜!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来也没有看见过!
      ⑤是不是因为扎兰屯在内蒙古,所以才把五分美说成十分呢?一点也不是!我们不便拿它和苏杭或桂林山水作比较,但是假若非比一比不可的话,最公平的说法便是各有千秋。“天苍苍,野茫茫”在这里越发显得不恰当了,我并非在这里单纯地宣传美景,我是要指出并希望矫正以往对内蒙古的那种不正确的看法。知道了一点实际情况,像扎兰屯的美丽,或者就不至于再一听到“口外”“关外”等名词,便想起八月飞雪,万里流沙,望而生畏了。

(1)、全文的中心句是 
(2)、如果要根据老舍的描写把扎兰屯画成一幅画,画中没有哪些景物?(多选)

A.石碑

B.青山

C.古寺

D.黄牛、白羊

E.绿柳白杨

F.花

G.小亭

H.荞麦高粱

I.小河

(3)、“它不像苏杭那么明媚,也没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幽美得迷人”,把扎兰屯和 作对比,突出了扎兰屯 的特点。
(4)、“环中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等句子写出了扎兰屯的特点。
(5)、读了第②自然段,不由得想起一句我们学过的古诗,哪句最恰当 
A、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第③自然段中,用横线勾出直接写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7)、第⑤自然段中提到的“那种不正确的看法”是什么?“实际情况”又是什么呢?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伊犁草原漫记(节选)

每逢想起在伊犁草原上度过的日子,我心中就泛起童话般、诗一般的意境。

迷人的春天来临时,乘上六根棍马车来到伊犁草原,首先沁人心脾的是那弥漫天地的嫩草的 清香。闭上眼睛,尽量扩大肺叶,陶醉吧!这香味不像北京陶然亭玫瑰园的玫瑰那么浓郁,也不 像杭州西湖的桂花那么醇厚。它,是那么淳朴,夹着泥土的芳香,裹着大地的慈爱,叫你一闻就爱 上它。睁开眼睛,蓦地,眼前出现一片片畜群。那马群,由带头的公马扬鬣(liè) 在前边领着,几十 匹小马驹跟在母马群后边,追着向前奔驰;那羊群,静静的,就像是被牧人用笛声从天上引诱下 来,飘落在草原上的白云;那驯养在草库伦里的梅花鹿,则圆睁着眼睛,在不远不近处好奇地望着 过路的人。

再一抬眼,前面又出现了一处被原始杏林包围的村庄。那杏花正开得倒海翻江,我读过“红 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但我做梦也没想过竟能“闹”得这样热闹,它们仿佛都要笑出声来。走进  “杏花村”里去喝一杯吧!村里的人告诉我们,到春深夏初,这杏子是没有人吃的,任它自生自落。 杏核在地上层层叠叠,往往由孩子们在游戏时敲出杏仁来,送到油坊去换杏仁油。主人说着拿出 用杏仁油炸的点心来待客。这种清香酥脆的食品吃在嘴里,竟让人联想到西天王母蟠桃会上的珍 品 … .

欢欢找到了下面这篇文章,请阅读后完成练习。

紫藤萝瀑布

                                             宗璞(pú)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现代文阅读理解。

黄果树听瀑

李有贵

①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②透过树隙,便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绢正从织布机上泻下,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③我们去时,正遇上枯水季节,瀑布的水势并不宏大,远不如徐霞客在游记中所描写的那般摄人心魄。所以游者甚为寥落,连街上的不少店铺都早早关门打烊了。据当地人介绍,盛水季节,瀑布激出的水花雨雾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于瀑布右侧高岩上的黄果树小镇,造成“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可惜我们去得不是时候,无缘一睹其壮观,留下了一点遗憾。

④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行,山径寂寥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⑤至谷底,我们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那一幅白帘般的瀑布,仿佛一伸手便可撩过来拭脸似的,它跃入涧底激起的烟雾般的水珠,直扑qìn 到我们脸上,沁凉沁凉的。

⑥瀑布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

⑦我们久坐岩上,任沁凉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沾湿薄薄的衣衫。我们聆听hōng 着气然作响【注】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张开的山谷,那瀑布便直跃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⑧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塑像,他正遥对瀑布,作凝神谛听状,他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此时此地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

【注】匍然作响:形容发出很大的声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