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松江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____

①在森林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翩翩起舞的蝴蝶。它们身姿优美,色彩缤纷,是人们喜爱的林中“精灵”。“精灵”在变成蝴蝶之前,要经历(luǎn ruǎn)、幼虫和蛹的阶段。

②绝大多数昆虫生命的起点都是卵,蝴蝶也是如此。它们的卵形态各异:有的像(lòu lù)珠一样是圆球形的,有的像米粒那样是长椭圆形的,还有馒头形的、扃圆形的、梨形的等。至于卵的颜色,还有橙、黄、绿、白等色,且随着发育阶段和种性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特定纹彩,绚丽多姿,美不胜收。

③卵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孵化出幼虫,也就是俗称的毛毛虫。绝大多数蝴蝶的幼虫靠吃寄主植物的叶子长大,不同种类蝴蝶的幼虫对植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有的甚至只吃特定的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因此,蝴蝶小时候的家,多在一些特定的植物上。幼虫成长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蜕皮。蜕皮后,它的身体会长大一圈,食量也会增加。如果幼虫突然有一天不吃叶子,也不动了,就意味着它们快要化蛹了。

④幼虫化蛹时,会先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固定住自己,然后抖动身体,蜕去旧的外表皮,变成蛹的形态。在蛹中,新的身体会渐渐形成,身体颜色也渐渐变深。经过数十天的发育后,蛹的外壳变脆,裂开一条缝,蝴蝶的头部最先从缝里钻出来,之后是皱缩的翅。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液渐渐充满蝴蝶的身体,蝴蝶的翅会被撑开,其他部分也会慢慢变(yìng yìn)。最终,蛹变成了可以自由飞翔的蝴蝶,开始了新的生活。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从卵的形态、卵的颜色介绍了蝴蝶的卵。

②蝴蝶的卵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孵化出幼虫,幼虫都是靠吃寄主植物的叶子长大的。

③蝴蝶的幼虫化蛹时,蛹的外壳变脆,裂开一条缝,身体部位从裂缝中出来的顺序是先头部后皱缩的翅。

(3)、“在蛹中,新的身体会渐渐形成,身体颜色也渐渐变深。”这句话中“渐渐”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4)、读短文第④自然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提问角度:

我的问题:

(5)、给文章取一个题目,以下哪个选项最合适( )。
A、美丽的蝴蝶 B、自由飞翔的蝴蝶 C、蝴蝶的蜕变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是谁害死了食掌莺

    在太平洋中,有一个叫拉帕戈着的群岛,那里生活着一种靠仙人字的花粉、花(蜜  密)、果实及种子生存的食掌莺。

    食掌莺的命远与仙人掌的命运息息相关。每到仙人掌盛开的季节,一些莺鸟为了能吃到花蕊里的花粉,使迫不及待地飞落到仙人掌的花蕾上,抢在其他莺鸟之前用爪子把柱头(拨  拔)到一旁,把尚未开放的花(辫  瓣)拉去,并用喙把柱头折断,花儿就丧失了繁殖能力,花粉的雄性细胞无法进入雌性细胞,仙人掌就会凋谢,结不了果,长不了种子。但科学家们同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莺鸟都这么急功(近  进)利,些个岛上也只有部分莺鸟在做这些蠢事。

    莺鸟扯断花的柱头,相当于杀鸡取卵,透支了未来的收益。这些莺鸟只是多吃了一点儿其他莺鸟吃不到的花粉,多费了一点儿其他莺鸟费不到的花蜜,这些干坏事的鸟________不为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付出代价。________还会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这些花卉蹂躏者自以为很聪明,殊不知,它们个体的胜利却要以群体的毁灭为代价。

    如果第二年岛上大旱,那么莺鸟们就会身陷绝境,断粮而死。因为一部分坏家伙把大部分花卉的柱头折断了,从而导致岛上食掌莺的全军覆没。食掌莺竟然能以如此简单、迅捷、快速的方式毁灭自己,到上世纪初,那些无人居位的岛上的食掌莺就真的灭绝了。

    有了这个故事,我们忍不住嘲笑这是一群“傻鸟”,可是当我们在嘲笑食事鸟的同时,不妨们心自问,“人的智商比食掌莺高多少?”

阅读理解。

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

    秋天的长白山,被称为全色的殿堂,可有人问当地的一位老人,今天的长白山和过去的有什么区别吗?老人反问道:“现在的秋天,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

    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自然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跨越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混交林和岳样林三个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当时有一种观点,说是100多万立方来的木材,在风倒区不捡出来它要着火,着火谁负责?自那以后,长白山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马达轰鸣,那片风倒木一根也不剩地被捡走了。

    大山里的野生动物也有它们的生活习性,面对噪音污染,它们用无言和离去表达了抗议。在人们把风倒木捡出大山的几年中,拖拉机、推土机和几千个伐木工人全进去了,土壤结构、幼树幼苗、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大片林子光秃秃地再也没有长出一棵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后来被旅游景点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森林里修了栈道,马鹿在森林中迁徙的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

    从2000年到2005年,曾经有6年的时间里,打松子成了长白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棵棵高大的红松被个人承包。森林里不但有树,也有松鼠和其他很多动物,松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如果这些动物的粮食都被我们人类吃了、打了,野生动物靠什么生存?松子也是松树的孩子,松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可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拖拉机、推土机都进了林子。地上捡不够,树上打还不够,为了彻底和快捷,树连枝带头被砍了下来。以往每年9月马鹿生产的时候,它们的动静热闹极了。可当人、车在松子成热的季节也走进林子后,小马鹿的啼哭就听不见了。

    大山里的老人说,现在的长白山还有很多大山,但已经没有了森林,有的只是林子。林子里只有树,森林里却还应该有很多动物的叫声。

阅读理解

苦 菜

尚建荣

我小时候随父母在山区生活,那时缺衣少食,经常用野菜充饥。所以,我干得最多的活是拔野菜,吃得最多的野菜是苦菜,记得最清楚的是苦菜的形状。苦菜的叶片为长圆形,叶子边缘长有不整齐的尖齿,叶片折断后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

玉米地土质松软,苦菜生长茂盛,叶片肥嫩,也比较容易拔出来。 于是,我经常到玉米地里拔苦菜,每天能拔很多。有一次我到玉米地里拔苦菜,这里真是草盛苗稀。苦菜长得密密麻麻,却看不到玉米。我高兴极了,瞅准一株生长得特别茂盛的,就急忙去拔。刚拔离地面,一群黄蜂从那株苦菜生长的地方飞了出来,嗡嗡地向我猛扑过来。我撒腿就跑,但还是被黄蜂追上了,蜇了我的左眼。 眼皮很快肿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疼得晕头转向。从此,见到生长茂盛的苦菜,我在拔时就特别小心。

树下土质坚硬,很难把苦菜连根拔出,一般要用刀割或斩。有一次,我发现一棵梨树下面有很多苦菜,就去拔,却拔不出来,揪下的全是叶片。 于是,我就用刀斩,没看清楚,刀斩到石头上,被弹起后碰到我左手,中指被划了一条很深的口子,骨头都露了出来,鲜血直流。如果是今天,父母肯定要领到医院包扎,但当时没有这样好的条件。 当然,我也没有今天的孩子金贵。不过,我有一个父母教我的止血偏方。 于是,我立即摘了一些刺儿菜叶片,揉烂后压在伤口处,再用手帕包扎好伤口。血很快就止住了,我就继续拔苦菜。

母亲常把苦菜煮在面条里。苦菜很苦,实在难吃。那年夏收前,家里缺粮,就用苦菜充饥。母亲煮的面条里一多半是苦菜,我实在吃不下去,就将面条拣着吃净,偷偷地把苦菜倒到墙角。母亲发现后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她说:“家里的面很快就吃光了,只能吃苦菜,如果不吃就会饿死。”听了她的话,我再也不嫌弃苦菜了……吃苦菜长大的我,现在吃什么都感觉香甜。

(选自《健康生活》,有删改)

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

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我国各地每年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雹灾。2005年6月,一场罕见的特大冰雹突袭北京。许多汽车在这次特大冰雹中遭了殃,车窗穿孔,车顶被砸成了麻子脸。

在春末和夏季,有时早晨天气还非常晴朗,中午前后却突然下起了冰雹。夏天的气温那么高,为什么会下冰雹呢?而冬天天气寒冷却不下冰雹,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你在夏天爬过山的话,一定记得山顶上的早上和晚上是非常凉快的,还要穿毛衣和棉衣。在海拔4—5千米的山顶上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这就说明了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也在不断下降。在山顶上如此,那高空应该更是这样吧!事实上,高空中的云,即使在夏季,温度也在0℃以下。

夏天太阳炙烤大地,在大气层中,有着大量水汽的热气流,迅速地向高空上升。这时,地面上虽然很热,但是高空中却依然很冷。当湿热空气进入高空并冷却下来时,它夹带的一小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继续变冷时,就被冻成小冰晶了。小冰晶从高空降落下来,在降落的同时兼并了很多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在自己身上冻结,就成了冰粒;有时候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一股由下往上吹的强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升气流,又再一次把它带回到空中去。这些小冰粒在高空中再度受冷,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碰撞在一起,并兼并它们,把小水滴冻结在自己身上,因此它的表面又包上了一层冰。就这样,它在空中不停地翻腾,不断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碰撞,穿上一件又一件冰做的外衣,直到它达到一定的重量,上升气流无法再把它带到高空时,就一落千丈,从高空中降落下来——下冰雹了。拾起冰雹,用刀子剖开,你会发现它的纵剖面层次分明,那是冰雹在高空中所穿的几层冰衣。

冰雹是在积雨云和强烈的空气形成对流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在冬天,空气比较稳定,上下的“气流差”不像夏天那样大,空气垂直对流运动不像夏天那么强烈,积雨云不容易发生,所以冰雹不容易形成。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