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份学情诊断试卷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 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 • 咏雪》)

【乙】一夕腊尽隆寒,先君与客分赋花、月、风、雪四诗,沉吟未就。予与仲弟嬉戏堂下,扰乱诗思。先君叱之使 , 予鼓掌笑曰:“吟诗乐事,苦吟徒自苦耳。”客曰:“小子亦能诗乎?”即应4声云:“瓶中一枝花,窗外一轮月。花落月归天,风吹满地雪。”座客皆 , 谓能四题合作,词约景该 , 长大当为作者。

         (释成鹫《纪梦编年》)

【注释】①先君:已故的父亲。②予:我。③该:同“赅(g`i)”,完备,具备。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撒盐空中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先君叱之使  ;

座客皆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词约景该,长大当为作者。(请结合下列提示翻译)

词语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查询结果

①拘束,限制;②事先说定;③节俭;④简要,简单。

作者

①文章的写作者;②创始之人;③称在艺业上有卓越成就的人。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写的文言志人小说,记录了汉末到东晋一些名士的言行与逸事。 B、甲文中“公大笑乐”一方面是对谢道韫的回答表示赞赏,一方面是对和睦家风感到满意。 C、甲、乙两文的第一句话都交代了时间、主要人物和事件。 D、甲文中的“公”是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令尊、令堂、贤弟是汉语中常用的敬辞称谓,而家君、犬子、鄙人是汉语中常用的谦辞称谓。
(4)、谢道韫和释成鹫都以小小年纪却文采斐然著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他们的语言各自妙在哪里。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语段,做后面的题目。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 , 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⑬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 23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⑰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返回首页

试题篮